热门产品 | 手机浏览 | RSS订阅
世界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钢铁 » 钢铁综述 » 正文

两则消息缘何引发钢贸企业危机

近日,网上疯传的两则消息彻底把钢贸行业带入了生死劫。一场几乎覆盖全行业的系统性危机正在蔓延。业内人士称,最迟到今年年底,钢贸行业很可能会出现大崩盘。

 

2012年,可以说是钢贸行业悲剧的一年。在新年伊始的第12天,福建钢材贸易商一洲集团董事长李国清因欠巨款全家潜逃。两个半月之后,南京一钢贸企业女老板更是以跳楼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35岁的生命。两个老板不同方式的离去,也彻底把钢贸行业的遮羞布揭开了。

 

随后,银行开始对钢贸行业“谈虎色变”。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无锡市一家钢铁市场得到的内部资料显示,一洲事件爆发后,中国银监会无锡分局在23日下发了风险预警提示,要求各银行展开风险自查。各银行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有的银行要求压缩贷款,每户压缩1/3,其他1/3还必须采用抵押贷款,此举意味着银行将压缩1/32/3的贷款规模。有的银行变相增加了保证金比例,还要求追加担保公司股东个人的固定资产抵押。更有甚者,有的银行发文明确与钢贸企业合作应谨慎或暂停。

 

“从年初开始,银行的新增贷款业务已经对钢贸行业关上了大门。即便是续贷,有的银行也要收紧近30%300万元的信贷额度,做一次续贷之后,就缩水至250万元。”在无锡市经营一家钢贸企业的先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银行撤梯子,将会要了钢贸企业的命。钢贸行业是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的低利润行业。资金流是决定其生死存亡的最关键因素。

 

江阴市一家钢贸市场里的商户先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整个钢贸行业的形势已经急转直下。大部分商户已经陷入亏损状态。“其实,这是国家整个大环境造成的。国家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导致下游企业回款不及时,甚至大规模欠款。而国家货币政策的收紧则导致了融资成本飙涨。在去年最高时,融资1000万元需要还1300万元。”现在哪个行业的利润能达到30%呢?

 

到了今年8月份,先生一笔500万元的贷款就要到期了,能不能偿还这笔款子,将决定先生商铺的生死存亡。“现在我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只能尝试着向欠款的工地催账,同时变卖自己的资产。再不够可能就要关门了。”先生担忧,这次危机可能会把他8年来的积蓄全部搭进去,最后也许还会得到一张法院的传票。

 

江阴市某一知名钢贸市场老板张圣(化名)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资金链断裂的并非先生一人,他的贸易市场中已经有10%的商户无力偿还银行利息,还有10%的商户已经陷入危险的边缘。

 

“现在我已经替商户垫了6000万元的资金。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我也只能坚持到今年年底了。届时,贸易市场也只有关门一条路可走。”张圣说。

 

贸易市场方为商户垫钱的现象不仅仅张圣一家。《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无锡随后的调查中也发现,其他3个大型钢贸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其中一家已经垫款2000万元,另两家均为1亿元左右。在无锡地区,这4家贸易市场是成立最早的一批,资金实力都比较雄厚。但他们也可能只是坚持时间最长的几个。

 

据福建的几家商会统计,仅福建籍的钢贸企业在江阴市的贷款就高达20多亿元,整个无锡地区有200多亿元。而上海则更是高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如果钢贸行业崩盘,后果将不堪设想。

 

无锡市一家钢贸市场老板认为,钢贸行业走出这个困境关键在银行。银行要降低融资成本,并继续向钢贸企业输血,帮助企业渡过资金链断裂的难关。如果融资成本回归到基准贷款利率,钢贸行业还是有利可图的,只要能保持住资金流,钢贸行业就能回归到良性发展的轨道。

 

而对于银行风险控制,该老板表示大可不必担忧。上述两个事件只是个例。从钢贸行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诚信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福建籍商人的呆账坏账率仅为0.01%

 

据悉,目前钢贸行业的现状已经引起了江阴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金融办等部门正在与银行积极沟通。但截至记者截稿时,银行还没有明确表态。本报将继续跟踪事态的进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orldmetal.cn/gt/show-1932316-1.html

[ 钢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分类浏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金属通会员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9-2022 worldme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731-28419509 客服QQ:
湘ICP备10025079号-4 湘公网安备 4302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