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热,政策面、资金面导向作用不显影响,近几个月国内主要用钢行业增速继续回落,钢材需求增长缓慢,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钢材价格呈低位波动走势。下面我们具体阐述分析下:
1.欧债危机风波不减,国际需求增长缓慢。
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据国际钢铁协会4月27日发布的2012年全球钢材需求短期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3.6%,比2011年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欧盟负增长1.2%,北美自贸区虽增长5.2%,但较上年大幅回落3.8个百分点。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使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
2.经济数据回落,国内市场需求不旺。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4个月经济数据看,主要经济数据均有所回落,制造业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钢铁产品需求不旺。但同时也要看到,二季度是我国传统的钢材消费旺季,国家一些重点在建项目正在加大投资,央行于5月18日再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6个月来的第三次下调,对缓解市场流动性趋紧、拉动需求将起到积极作用,钢材需求有望保持增长。
3.日均两百万吨,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上旬国内粗钢日均产量预估为204.53万吨,较4月下旬的203.5万吨增产1.03万吨,增幅达0.51%,创下粗钢产量历史新高。截至目前,我国粗钢月度日产量连续6个月环比回升,并在5月上旬创下历史新高。一方面,这是因为进入3月份之后,钢厂盈利状况有所好转,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3~5月份为传统生产和需求旺季,而且年初各企业都要为冲击全年生产指标而努力。
4.工程数量下滑,下游需求萎缩明显。
对于型材而言,房地产、基建则是其主要消耗大户。但受国内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控制措施以来,建筑工程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0.2%,比1-3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8.7%,比1-3月份回落4.8个百分点;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比3月份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中国制造业PMI为53.3%,比上月略升0.2个百分点,虽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但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7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4.5%,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经季节调整,4月份进出口和出口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1%和7.2%,分别比上月回落1.1和2.6个百分点。用钢行业增速持续回落,国内市场钢材需求增长缓慢。
5.经营难度加大,厂商心态多显悲观。
传统“金三银四”双双落空,“红五月”则继续不被市场看好,国内钢铁厂商对后世信心严重不足,杀跌降库避险操作屡屡出现,致使价格一再创新低。目前钢厂生产利润挤压消失,分销商亏损面扩大,商家想钢厂订货积极性渐弱,导致各地库存继续呈现上行态势,市场心态向上传导,对价格形成明显利空。
综上所述,在上游供给压力突出,下游需求不足,宏观政策缺乏有效正确导向情况下,短期钢材市场弱势调整格局持续,弱势探底不足。不过今日部分地区、个别品种虽有一定止跌探涨举动,但缺乏量得支撑,真正实现反转难度依然较大,操作上宜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