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是每年钢材消费最旺的旺季。金融危机之后连续几年的经验表明,二季度不仅是我国粗钢全年产量的顶点,往往也是去年粗钢表观消费量的顶点。这一点与金融危机之前有点区别,这可能与我国经济逐步向下有关。
对于钢材市场这个大环境来说,供需矛盾博弈始终难以脱离基本面运行轨道。眼看7、8月钢市规律性“淡季”正快马加鞭袭来,然而随着业内粗钢分析的“利好”,供需层面能否形成一种稳定的弱平衡?受此影响,钢市“淡季”淡度空间又将有多大?对此,业内观点是:相较于往年,今年“淡季”程度或有限。
粗钢数据:供应高峰或已经过去
2012年1-5月中国粗钢产量分省市统计
业内分析,4月份日均粗钢产量202万吨,日均粗钢表观消费190万吨,所以就今年来说,二者高点均已经过去。也可以说今年粗钢产量峰值可能已经过去。
2012年后续新增产能供应主要来自小钢企
2011年我国钢铁行业不算矿石投资共投资3861亿元,今年前5个月钢铁行业不算矿石投资增速为8%。2011年非重点钢企投资占比高达70%,且小钢企吨钢投资成本较低,由此可以判断,今年的新增产能更多来自这些小钢企。
行业风险仍存,整体利润难看好
业内分析,上半年小钢企多少还有点利润,后续随着这些小钢企新增产能投产,将会进一步挤压拥有相同生产线的国有或者大钢企的利润。所以说钢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仍难以看好,但是目前钢铁股估值便宜,具有抗跌和弹性优势,因此给予行业“增持”评级。后续市场仍需重点关注其风险:谨防一次性报亏的钢企;矿石将供过于求;钢需进一步下降。
需求“淡季”来临,但短期影响不大
目前,日均走货量环比下降40%,社会库存降幅明显缩窄以及市场多方微观调研结果,均表明钢材需求的淡季特征已经显现。但短期考虑到资金、成本、产量等偏利好,预计“淡季”对市场的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