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产品 | 手机浏览 | RSS订阅
世界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钢铁 » 钢铁综述 » 正文

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与政府作为

 本周,受房地产市场预期影响,各钢厂连续下调螺纹钢出厂价格,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1401一度跌破3050元/吨,创出新低。这对钢铁行业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企业之间竞争惨烈,同质化产品如螺纹钢,只能杀价求生存。问题还不止如此,因为竞争惨烈,因为生存艰难,一些地方保护愈发严重,导致不公平竞争。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中小钢铁企业实行包税制,这与正规缴纳税收的大型钢铁企业相比,可能省下60%至90%的税收成本。调研资料显示,在同一个省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吨钢上缴税金275元,而另两家中小型钢铁企业吨钢上缴税金仅为44.21元和31.45元。

  再例如,在环保投入和环保成本上,各个钢铁企业之间差距明显。一些中小企业,一些落后产能,或者没有达标的环保投入,或者投入了但经常违规停运。在一些县级城市,时常爆出钢铁企业违规排放的丑闻,地方环境监管部门执法不严,明里暗里纵容是重要原因。

  这种状况导致了,越是大企业,越是守法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越处于不利的境地。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可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淘汰局面。

  钢铁行业日子不好过,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尤为艰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有观点认为,化解产能过剩应该由市场调节,政府不应该参与。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停留在理论层面。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市场离不开政府,政府已经在市场里面。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化解产能过剩,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政府的作为,最根本的也是最起码的,就是要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保证公正的市场秩序,而不是相反。一些地方政府的不正当作为,必须得到纠正。

  面对现实,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还不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正在建设中,诚信建设尤其缺失。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光靠市场调节,像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难以有效化解。说不定,还会愈演愈烈。

  化解产能过剩,政府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又有几分微妙。这其间,考验政府的定力,也考验政府的智慧。总的说,政府要有作为,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orldmetal.cn/gt/show-3225692-1.html

[ 钢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分类浏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金属通会员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9-2022 worldme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731-28419509 客服QQ:
湘ICP备10025079号-4 湘公网安备 4302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