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产品 | 手机浏览 | RSS订阅
世界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钢铁 » 钢铁综述 » 正文

中国钢铁业走出去并非长久之计

据美国彭博社的网站12月29日报道,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在国内发展面临层层阻碍,企业为生存不得不将部分产业转移出中国。这种情形下“中国制造”或将成为历史。然而文章评论称,这种“走出去”的战略并非长久之计。

  文中提到,11月中国产钢量最大的地方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宣称,将平均每年总钢铁产量的11%(500万吨钢铁)转移至南非。然而2周前的数据显示,河北钢铁集团在南非的产钢量仅占整个非洲的三分之一,这表明南非地区对其产钢的需求并没那么大,河北钢铁集团此举的商业意义存在争议。对此,文章分析了这一钢铁业巨头实行产业转移的真正原因。

  第一,政治压力。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中央政府要求高污染产业(如钢铁、混凝土、玻璃产业)减产而保护环境。第二,近年来与建造业相关的产业均过度膨胀,出现供远大于求的状况,河北钢铁集团不得不为缩小过度膨胀的产业规模自负盈亏。第三,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佳,国内市场钢铁价格跌落20%。这三点原因致使国内钢铁市场不景气,从而导致钢铁集团以及混凝土、玻璃等产业为求发展被迫进行产业地域转移。

  此外,实际上,中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且近来国务院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行这一战略,并将对企业“走出去”援以资金支持。因此文中称,这是目前中国钢铁企业的唯一最优方案,会有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走出去”。

  然而,文章指出,这种“走出去”战略虽然短期内可以使在国内发展受阻的钢铁企业得以喘息恢复,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国内市场始终萎靡,需求量不增,企业发展完全依赖国外市场是靠不住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orldmetal.cn/gt/show-3633653-1.html

[ 钢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分类浏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金属通会员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9-2022 worldme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731-28419509 客服QQ:
湘ICP备10025079号-4 湘公网安备 4302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