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产品 | 手机浏览 | RSS订阅
世界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钢铁 » 钢厂资讯 » 钢厂动态 » 正文

首钢:打造全新资本运营平台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db:单位]

金融是产业的“魂”,产业是金融的“根”。产融结合是必然趋势,以金融工具的有效运用,提升全产业链的竞争力,也是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首钢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产融结合。作为首钢的管理部门经营财务部和主要投融资平台的基金公司、财务公司发挥着重要的资金纽带作用。

当前,首钢深入推进产融结合,正在汇成一股引领产业转型和引导产业升级的新动能。首钢积聚力量整合金融资源,打造全新资本运营平台,围绕财务公司和基金公司两个核心业务主体,构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取得境外评级机构惠誉A-评级和大公A评级,基金管理规模达到480亿元,管理子基金达到11支,各项运作不断发力,金融服务成效开始显现,“产业+资本”事半功倍,社会对首钢转型充满期待。创业公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走在了前列,成为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首钢“老树开新枝”“旧瓶装新酒”,焕发出勃勃生机。

构建双轮驱动 打造全新资本运营平台

2016年,首钢以开拓创新的理念,努力提高金融运作水平,在构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打造全新资本运营平台上取得明显进展,资金管理体系逐步建立,金融综合服务成效开始显现,产业投资运作模式不断推陈出新。

——资金管理体系逐步建立。

2016年,为构建与集团发展战略相匹配财务管理能力,经营财务部以深化集团管控体系改革为指导,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为支撑,以强化集团资金管控为核心,以建立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重点,以提升资本运营能力为手段,努力建立与集团战略定位相适应的价值创造型财务管控体系,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按照“自上而下定方针,自下而上定措施”原则,建立包含损益预算、现金预算、投资预算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具有“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集团的管控能力以及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的职能作用,在首钢集团转型发展、总部机构管控体系改革的背景下,首钢财务公司作为首钢产融结合发展战略的实践者,成为打造金融板块平台的重要支撑,肩负起助力首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重任。

2016年12月31日的全国金融系统年终清算日,首钢财务公司资产规模达到264.84亿元,完成资金归集201.37亿元,无论资产规模和归集资金总量均再创新高,为集团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去年,首钢财务公司从“开展银行账户清理、了解成员单位业务需求、申请金融业务牌照、拓展同业机构合作范围”等相关工作入手,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丰富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平衡手段、积极开展业务创新、服务成员单位经营发展,为成员单位降低财务费用作出贡献。

———打造产业投资运作平台。

首钢基金公司是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首钢总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母基金、股权投资、发展贷款、房地产基金、ppp基金及孵化器业务。旗下拥有京西创业、京冀资本、京西保理、京西资本、创业公社、首中投资等20多家投资平台和实体公司,基金管理规模达到480亿元,致力于国内顶级的细分领域产业并购基金和卓越的政府基金管理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

2016年,京西保理在保规模2.75亿元,为集团提供2.84亿元资金支持;与找钢网合作“找通保”产品,拓宽通钢销售渠道。京西资本推进创新型小微金融服务业务,推出创投贷。创业公社开拓了石景山科技馆等场地;启动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哈尔滨乐业大厦和厦门基地的运营;探索园区委托运营服务新模式,将创业公社成熟运营模式复制到安徽淮北等地;“水滴数据”正式上线;已签约运营场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入驻服务企业超过1300家。

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发展

产融结合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催化剂”,可以发挥增加生产、促进销售、降低成本、盘活资产、提高收益等基础性作用。首钢的资本运作,围绕首钢财务公司和首钢基金公司两个核心业务主体,构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对标先进企业,弥补资金短板,提升资金效率,优化负债结构,各项运作不断发力,基金助推产业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产融结合初见成效。

2016年,财务公司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要求,依托政府资源和首钢自身优势,抢抓机遇,突破性开展工作。通过成员单位账户清理、成立票据中心,服务集团财务管理;通过发挥自身金融身份优势,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服务集团资本运作;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和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服务成员单位效益提升。

加大商业承兑汇票推广力度,确保成员单位运营资金需求。2016年首钢财务公司票据承兑余额32.4亿元,暂未有到期解付。四地钢铁业均已开立财务公司汇票。同时,财务公司已为外埠钢铁业核定综合授信,并为水钢公司开立票据,其他外埠钢铁公司已安排开票计划。

钢贸公司方面,在解决广州钢贸增额和上海钢贸授信后,将陆续根据钢贸各成员单位实际业务需求,为各钢贸公司核定综合授信额度。

除钢铁业及钢贸公司外,曹建投、首自信、城运公司等单位也积极办理票据承兑,共同推广首钢财务公司承兑汇票。财务公司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主动为各单位提供低成本金融产品。推行首钢商票意义重大,使用多少商票就能减少多少资金占用。

“产业+资本”事半功倍。2016年,首钢基金公司不断强化“聚焦”和“专业”,加强各板块间业务协同,大胆创新,为集团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协助集团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项目,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聚焦两个园区开发,实现城市综合服务业领域新突破。首钢基金持续加大对曹妃甸园区的投资力度,成立了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支持北京园区建设,还成功中标北京新机场停车楼PPP项目。

在做好曹妃甸基金一期投后管理的基础上,聚焦医疗教育和节能环保两个方向的投资工作。二期投资于医疗及教育领域,探索了“PPP+管理合作”新模式,支持曹妃甸工人医院建设,实现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与河北对接。三期为京冀协同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节能环保产业,吸引河北省冀财基金及其他社会资本进入,支持朗泽新能源项目建设。

设立了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并实现投资,探索了基金助推园区开发的新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2016年5月底与农银汇理签署了合伙协议,园区基金一期2016年6月底完成了合伙企业的设立,二期与交通银行、中国人寿共同设立;另外,与其他银行达成意向,共同设立三期基金。与首建投、经营财务部等园区开发相关部门建立了会商工作机制,成立了园区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并于2016年7月26日召开了第一次投资决策委员会。

集中精力打造城市停车场板块,实现基金支持集团向城市综合服务商转型的突破。在总结首钢城运投资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市场形势,做好布局。首钢基金联合中集集团成立了首中投资公司,联合中海物贸公司成立了中首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聚焦停车场综合体投资和运营管理。在对北京新机场停车楼项目跟踪一年的基础上,首钢基金联合旗下首中投资及公联安达公司,在60家中外企业参加的竞标中,以技术和商务分双冠的优异成绩中标。作为首个民航领域的PPP项目,该项目不仅在行业中具有深远影响,也为首中投资在城市停车领域的拓展实现了高标准的突破。

在企业改制领域,首钢基金公司探索设立改制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改制和转型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升级。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产融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产融结合的发展路径是由产而融、由融而产。2016年,首钢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了产融结合新实践,通过金融资本的手段为困境企业、成长企业、成熟企业引入“活水”,助力各产业单位实现脱困、成长和转型,取得了良好效果。

加快产融结合培育投资生态圈

2017年1月8日,首钢基金公司在会上与浦发硅谷银行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即将设立国内首支投贷联动基金。首钢基金公司与浦发硅谷银行准备设立国内首支的投贷联动基金,是希望把低频率的股权投资逐渐向高频率的金融服务转变,既打猎,也耕田,希望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中国的硅谷——海淀区打造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满足创业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

首钢基金公司目前管理的子公司分为金融和实业两大类。金融类子公司设立的目的是顺应私募投资发展趋势,实现由低频的股权投资向高频的金融服务转化。目前正在申请成立相互保险、金融资产管理、合资券商及区域性基金管理公司。实业类子公司设立的目的是应我国“资产荒”的市场现实,在战略上主动选择的一条艰难但直接的产融结合之路,借此取得并培育基础性资产,从而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

京西保理目前在保规模2.75亿元;首钢供销金融服务平台“首信保”累计放款29笔,为集团提供2.84亿元资金支持;与找钢网的合作,开发了“找通保”产品,为通钢提供了应收账款管理及辅助对账结算等服务,已完成首笔业务,成功促成通钢与找钢网业务合作落地。京西资本稳步推进创新型小微金融服务业务,开展新三板投联贷和VC投联贷,并针对早期优质项目推出了创投贷;京西新三板企业家俱乐部企业会员达到76家,服务中小企业98家。创业公社今年开拓了石景山科技馆等场地,启动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哈尔滨乐业大厦和厦门基地的运营。探索园区委托运营服务新模式,将创业公社成熟的运营模式复制到安徽淮北等地;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水滴数据”正式上线;目前,创业公社签约运营场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入驻服务的企业超过1300家,127家企业挂牌北京四板,97家中关村雏鹰人才企业,8家企业挂牌新三板,3家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

2016年在各版块协同和产融结合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首钢基金公司支持了创业公社A轮融资,有力支持了创业公社的快速成长;首中投资配合基金公司,组成了由投资、运营和建设领域专家构成的联合团队,攻坚克难一举中标新机场停车楼PPP项目;京西汇晨配合基金公司制订落实曹妃甸工人医院委托管理方案并对PPP协议谈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外,在文化消费领域,首钢基金投资设立北京智投汇文创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品牌管理服务。节能环保协会现有会员110家,包括碧水源、天壕节能等上市企业,为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和PPP项目的拓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产融结合是首钢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首钢的产业就没有首钢的金融。产融结合更协调,就是要求金融一定要为产业服务,真正树立共生共赢的理念,努力为实体经济减轻财务负担,帮助实体经济把“盘子”做大,从而实现金融资金更多、杠杆更大、能力更强的良性循环。

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发展活力

首钢金融党委根据总公司的总体部署,迅速开展工作,规范和完善制度管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不断夯实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金融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金融领域党的建设与新业务发展同步推进,针对基金公司下属企业的控股参股、所有制形式、新业务类型等不同特点,与各单位逐一研究分析组织建设问题。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总公司党委组织部相关工作要求,对所属各单位的党员队伍、党组织建设等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和完善。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金融党委结合实际,制定完善金融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并扎实推进。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规章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让每名党员接受思想洗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讲规矩、守纪律意识。同时利用工作群、报纸和微信等方式,强化自主学习,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效果。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金融党委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的动力,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基础管理。研究制定《首钢金融党委会工作规则》。《规则》明确党委会需要参与决策和讨论的重大问题、党委会决策程序和会议程序等。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的生活会议、党员党课教育、党内汇报、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等管理制度。按规范要求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基础信息档案建立等基础工作。

针对首钢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金融党委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措施。

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实党建引领发展。金融领域各单位正处于业务快速发展阶段,按照“业务开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结合财务公司、基金公司等单位不同特点和党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便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服务载体,依托灵活多样的活动,为党员干部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人才的交流、成长。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金融板块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机制作用和专业优势,助推首钢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更快发展,激发首钢金融板块整体活力。总结试点经验,健全领导人员市场化管理机制,营造全员契约化竞争意识,形成市场化选人用人的环境和土壤。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融合。大力传承“敢闯、敢坚持、敢于苦干硬干”、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通过大胆创新实践和传承首钢优良传统有机结合,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使每名党员成为业务带头人、创新活力点,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引导职工在首钢全面深化改革实施转型发展过程中多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orldmetal.cn/gt/show-4653474-1.html

[ 钢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分类浏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金属通会员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9-2022 worldme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731-28419509 客服QQ:
湘ICP备10025079号-4 湘公网安备 4302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