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大年初十,立春后的第三天,清冷了一个冬季的阳光开始变得明媚起来,凛冽的寒风中也多了一丝春的气息,采访车一路飞驰着驶出喧闹的市区,绕过重重山弯,穿过细河大桥,似乎可以听到结冰的河面下有融动的流水潺潺。初春的天空蓝得耀眼,顺着一望无际的天空望出去,是一片湛蓝色的厂房,在阳光的照射下“本钢第三冷轧厂”几个大字显得格外耀眼。
今年,是板材三冷轧厂第一个创效益年,面对逐渐回暖的钢铁市场,为了抢抓机遇,实现创效目标,全体职工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快速实现了从机组安装调试到试生产的过渡,1月份,更是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在2017年开年生产中打了一场漂亮仗。没有辛勤的付出,哪会有收获的硕果?当我们走近板材三冷轧厂,走进这座湛蓝色的厂房时,才真正看到、感受到每一张成绩单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付出,让目标越来越近
“精神高度紧张,”33岁的连退作业区生产丙班班长苑兴旺这样形容自己每天的工作状态,“我们的设备是全新的,操作人员也大都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有很多是‘90’后,普遍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目前生产正处于人、机磨合期,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要保持生产顺行、设备稳定,实现高效优质生产对每名职工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我能感受到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在努力克服压力,想要尽快融入到生产节奏当中。”
在连退作业区入口操作室里,记者看到,操作职工们聚拢在操作屏幕前,一边认真观察生产监控视频,一边与外方专家探讨着电脑显示器上的工艺参数。苑兴旺告诉记者,当天连退机组的主要任务是生产2.5mm高强钢,这种产品目前属于极限规格产品,主要用于汽车配件,国内仅有少数几家钢企能够生产,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前景很好,“作为新建成的现代化工厂,我们必须要发挥出自身优势,为企业创效做贡献,我觉得这是板材三冷轧厂的使命,也是我们每名职工的使命。”
在距离连退作业区入口操作室不到一米的地方,一个熟悉的身影引起了记者注意,他就是连退作业区生产负责人樊攀,此刻的他正站在杯突试验机前检查产品的焊缝质量,严肃认真的神态让人不忍打扰。樊攀是阜新人,工作中的他特别拼,今年春节为了保证节日生产顺行,整个假期他没有回老家和亲人团聚,而是选择留守在生产现场。对于家人,樊攀心里充满了愧疚,但他深知此时的生产更加重要,正如他自己所说:“连退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全厂能够顺利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的口号就是‘连’续攀登、永不后‘退’,我相信只要我们每名职工都肯于付出,一定能够一步步接近期望,实现目标。”
责任,让脚步更加坚定
走在板材三冷轧厂的厂房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现代化,与其他生产单位不同,这里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由机器来完成,很少会看到穿梭往来的职工,因此在生产现场不停巡视的该厂生产副厂长徐利民和他左臂上“安全监察责任人”的红袖标就格外引人注目。新厂房、新设备、新职工,要保证生产稳定运行,安全无疑是基础更是保障。为了及时发现管理疏漏,堵塞安全缺口,每天徐利民都会对各个生产部位进行巡视检查,“一天走个四五公里是常事儿,”他笑着说,“为了确保生产状态稳定,我们全厂科级以上干部全部兼任‘安全监察责任人’,并且轮流值班,24小时坐镇生产现场,做好生产组织协调工作,完善各项基础管理措施,不断积累现场生产经验,为今后的生产夯实基础。”
谈到“责任”一词,同样身为“安全监察责任人”的酸轧作业区副主任赵涛也深有感触,“要实现安全稳定生产,设备是关键,作为酸轧作业区的副主任,我的责任就是想方设法带动职工投入生产,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作业区坚持每月对设备问题进行整理,以问题为导向落实解决措施、落实人员责任、限定整修日期,增强每名职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们还针对设备运行中的疑难杂症,成立了攻关小组,摸索积累实践经验,不断完善检修制度,并明确奖励机制,调动职工参与设备检修维护的工作积极性,使生产步伐更加坚定,让这座现代化的工厂在企业发展中焕发出活力和价值。”
走出厂房时,正值中午,在阳光的映衬下,天蓝色的房顶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令人赏心悦目。有人说蓝色是博大的色彩,是永恒的象征,我们相信,在本钢集团未来发展的蓝图上,板材三冷轧厂将会是一抹耀眼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