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集团物料全流程系统自上线以来运行良好,设备基础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了物料的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全效益管理。
本钢集团牢固树立“物料一生管理”的管理理念,通过物料全流程管理系统,完善了以设备检修模型为基础的工单数据模型,建立了工单生成计划、计划锁定库存、库存决定采购的合理订单信息,保证了到货准确、配送及时、上机可靠的物料供应保障,同时梳理了物料修复和报废的管理环节,实现了以物料全流程管控为基础,以全员参与管理为手段,最终达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效益管理目标。
规范基础管理,构架流程体系,实现全过程管理。早在物料全流程管控系统搭建初期,本钢集团设备部与采购中心、供应商管理部等首先对本钢设备定址码及物料料号进行了规范,并通过料号与定址码建立对应关系,使设备管理系统与采购管理系统相互结合,打通了设备运行、设备检修、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程序模块的信息孤岛,使物料从工单需求、计划申请、采购配送、上机消耗到下机处理等工作环环相扣,层层相关。同时,通过在ERP系统中建立的五大模块、26个子流程,完成了物料管理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步管理,实现了物料全过程的“一生”管控。
细化部门职责,强化管控监督,实现全员参与管理。设备部联合本钢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征求厂矿和点检员建议,修订完善了《本钢集团备件基础管理办法》《本钢集团检维修辅料管理规定》《本钢集团物料外委修复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细化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从基层点检员规划检修模型编制工单、厂矿计划员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订货员编制合同、储运发货员执行配送计划、储运回收员接收废料等,各环节事事有人做、层层有人管,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局面。
合理溯源准确,费用分析明晰,实现全效益管理。物料计划由原来按费用指标编制计划改变为由工单产生计划,通过工单形成的采购计划,更能直接反映物料的实际需求,提高采购计划的准确率,达到合理控制费用的效果。成本管理由原来的月末线下统计核算改为线上实时数据下载,通过检修计划与检修模型的挂接,对费用的掌控更加清晰且有追溯性,便于成本精细管理,使成本核算更具真实性。物料的现场实物管理由原来的线下管理改变为系统线上管理,逐步实现了采购、存储、配送统一,加速物料的库存周转率、资金周转率;机旁物料耗用出库通过领料上机自动生成,并通过设备定址码及系统操作流程的管控;依据物料的下机履历,掌握物料的使用寿命;分析物料下机原因,掌握设备使用状态及备件质量信息。同时,细化对下机物料的监管,提高下机物料的资源回收率。
据了解,今年本钢集团将继续开展物料全流程优化工作,通过对上下机履历及修复履历的开发应用,进一步提升备件的寿命周期管理和修复质量管理,最终实现降本增效、降耗增效、提质增效的管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