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十月过去 铝价低位徘徊
过去的十月堪称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黑色十月,金融海啸的巨大威力席卷全球各大金融市场,导致各种资产价格大幅下挫,期间道琼斯指数最大跌幅一度高达27.5%,下旬反弹收复部分失地,最终收跌14%。伦铝也出现暴跌后小幅反弹的行情,期间跌幅为15.8%,最低跌至1930美元的3年来低点。下旬起各国政府救市措施频出,且力度较大,市场信心逐渐恢复,金融市场转为振荡筑底,并间或出现技术性反弹。在这种背景下,伦铝也转为弱势振荡,期间库存持续增长及美元反弹抑制铝价的反弹空间。
国内铝价表现稍好于外盘,主要是铝厂减产幅度较大,因此国内铝价率先触底。最近四周沪铝主力合约主要运行于13600-14500元区间,而现货铝价振荡于13600-14000元/吨,铝价往上突破受制于疲弱消费及伦铝颓势,而破位下挫则引发生产商惜售等。几次突破未果后,市场也逐渐认可了区间振荡区间,缺乏基本面或消息面的变化,短期内铝价突破难度较大。
减产产生实际利好 供给过剩压力缓解
10月份铝厂大幅亏损引发了大量减产的预期,一度高达3000余元/吨的亏损额对中小冶炼厂来说,压力极为沉重,因此其自发性减产的积极性较高,随后包括中铝等业内巨头也相继宣布了减产计划,如中铝减产72万吨原铝产能。粗略估计,当前减产涉及的年产能已经高达250万吨,占全行业产能约17%,相当每月减产约20万吨。在下游消费低迷的情况下,减产对缓解供给压力起到明显的作用,国内显性库存量温和下降,铝价得以止跌转为低位振荡。
生产成本下降 可能制约后续减产
随着各种原料及辅料价格的大幅下滑,近期原铝生产成本出现回落。前期铝价暴跌引发了产业链各方利益的调整,亏损压力分别向其他环节转移,从而为原铝冶炼挤出了成本空间,如氧化铝、阳极碳等价格大幅回落,当前有氧化铝现货报价已跌至2000元/吨。此外,煤炭价格开始走低,也为部分自备电厂的铝厂缓解了成本压力。
未来一段时间,原铝生产成本可能继续小幅回落。近期氧化铝价格回落主要受到供给过剩及进口铝土矿价格下降的影响,如海运费用的大幅下降导致进口铝土矿的价格下降,但后续的下降空间较为有限。考虑到氧化铝约800万吨的减产幅度明显大于电解铝约250万吨的减产量,后市氧化铝供给过剩的压力有望出现缓解,进而支撑氧化铝价格。
能源成本则可能下降,煤炭价格回落将继续释放自备电厂铝厂的成本空间。电价下调受政策面影响甚大,则暂时处于预期,但10月份国内月度发电量同比下滑约0.5%,这是自2005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在通膨压力缓解及缓解企业负担的背景下,电价存在小幅下调的可能。
粗略估算,当前原铝生产成本已经较第三季度下降2000余元,不考虑折旧及财务成本,部分铝厂的生产成本已经降至14500-15000元/吨水平,相比目前13500-14000元/吨的价格,亏损幅度降至1000元。后市国内进一步减产主要依赖大型铝厂,由于当前的亏损幅度处于尚可忍受范围,而成本下降的趋势可能影响了大型冶炼厂下一阶段减产的判断及计划,这并不利于铝价继续反弹。
经济下行风险加剧 行业需求疲弱
受金融海啸的冲击,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困境,市场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众多机构预测全球发达经济体将遭遇二战后最大的衰退,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也表明欧美经济状况糟糕。美国方面,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3%,而10月失业率创下14年来新高,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降至38.9%的26年来最低点。欧元区第三季度GDP季率增长0.7%,但10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指数跌至41.1,是该指数发布11年来最低;第三季度英国经济增长为-0.5%,是16年来首次负增长。
全球铝消费与宏观经济状况存在紧密的正相关关系,全球经济一旦衰退,铝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大幅下降,如房地产、汽车业等铝消耗大户将受到明显冲击。以美国为例,9月新屋开工同比下降31.1%,降至1991年来最低点,汽车销售降至1993年来的低点。工业生产方面,9月OECD与非OECD领先指数由-0.3%进一步下滑至-2.7%,其中欧洲数据尤为糟糕,这暗示金属需求很可能下滑。
鉴于欧美经济正处于下行趋势,全球铝消费的前景较为悲观,近期伦铝库存持续增长也支持这一预期。从下图来看,9月中旬起伦铝库存出现加速增加的势头,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库存增加31%或37万吨。
受国际环境转弱及国内自身矛盾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很可能大幅放缓。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回落2.3%,其中9月GDP增速下滑至9%。近日央行行长周小川预测明年国内经济增长将降至8%至9%之间,而国外投行预测更为悲观,暗示国内经济已经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且持续时间将较长。
宏观经济转弱将影响国内铝需求。从行业来看,房地产持续低迷,9月国房景气指数为101.15点,环比回落0.63点,同比回落3.84点,这也是该指数连续10个月回落,1至9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6.5%,增速继续放缓。汽车方面,9月国内汽车产量总计79.18万台,环比增长3.2%,但增速远低于去年同期。家电行业也并不乐观,从相关报道来看,外销受阻对行业冲击较大。
总体来看,经济下滑直接影响了各个行业的景气度,且下行趋势明显,国内铝消费将面临继续萎缩的压力。
现货成交不旺 库存下降温和
沪粤两地现货成交状况及下游企业动态显示终端需求较为疲弱。虽然铝价跌至14000元下方,且在该价位暂时企稳,但下游购买力始终未明显好转,抄底买兴一般,而一旦铝价走强,原铝滞销的局面时有发生。期间也出现供给偏紧及现货升水大幅增加的现象,但这更多是受到生产商惜售的影响,难以说明消费的好转。此次经济回落中,中小型金属加工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如广东一些企业已处于半停产状态,直接影响了购买力。
近期伦铝表现疲弱,国内外比价稍有上升,加之国外经济大环境较弱,铝材出口难以乐观,如广东一些下游企业也反映型材出口情况较差,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订单下滑较为明显。从下游了解的情况来看,电缆、汽车等行业需求尚可,而型材等行业较为低迷,总体情况疲弱。
从库存量来看,在铝厂大面积减产后,库存下降的速度未见明显加快,低迷的消费部分抵消了减产的效果,当前国内显性库存量仍处于近年来的高点。如下图所示,最近一个月显性库存量下降3万余吨,但仍高于国庆节前的库存量。在这种库存压力下,短期内铝价难以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行情,而12月起消费淡季开始来临,库存的下降难以乐观,甚至不排除反弹的可能,因此国内的供给过剩压力仍旧较大。
综述:本月暂时持稳 下月压力明显
11月国内处于铝材开工较旺的时间,下游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尚可维持,结合铝厂减产及生产商的惜售,在显性库存较高的情况下,现货市场供需得以实现相对的平衡,这种基本面有利于铝价维持振荡格局。
但12月这种局面将难以维持。下游企业的开工率很可能出现周期性的下滑,此外,由于春节早于往年,且终端消费较差,成品积压较为明显,一些铝加工企业反映将于12月份中旬提前停产休假,如广东有大型家电企业已经准备部分停产。如果没有出现更大规模的减产,铝需求的下滑可能较供给下降的更为明显。供给方面,从过往几年来看,受资金紧张及年度业绩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年底生产商往往选择降低库存,惜售撑市的概率较小,这很可能导致阶段性铝供给过剩局面的加剧。在滞销的情况下,铝厂低价清货可能将铝价推至更低的位置。
当前市场也存在一些利好,如近日中国政府宣布将于近两年投入4万亿元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这有助于刺激长期金属需求的回升,但对中短期的供需状况影响较小,因此短线金属价格的反弹行情难以持续。
短期来看,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单边行情的概率较小,国内铝价将更多关注自身的基本面,本月现货供需相对平衡,国内铝价有望维持区间振荡,但随着现货基本面的转弱,现货铝价面临振荡走低的压力,一些技术性反弹难以改变趋势,如期间伦铝表现疲弱,年底国内铝价甚至可能跌至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