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9点,河钢宣钢型带事业部型材作业区技术质量工程师步伟涛依然忙碌着。在检查角钢成品尺寸、卡量顶角时,他发现连续几支定尺顶角角度临近超差,便立刻与班长和矫直工联系进行停车检查。最终确定由于轧槽车削误差大,导致矫前角度偏大,进而造成成品缺陷,于是停车更换轧机,当看到合格成品再次穿梭在轧线上,步伟涛这才长舒一口气。“今天生产的是直供山东某重点客户的14#Q345B角钢产品,这么关键的时候,我只有守在现场,心里才觉得踏实。”
推行产线扁平化变革后,该部生产、技术、销售专业人才在产线上火速“集结”,组建成立“精英智囊团”——蜂窝专业管理团队,立足生产实际,实施攻关,全面激发产线活力。
作为青年技术骨干,作业区见习作业长步伟涛主动“请缨”加入型材产线蜂窝管理团队,成为工艺技术的主要负责人。33岁的步伟涛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近十年的工作经历中,他与型材产线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2006年6月刚参加工作的步伟涛被抽调到连轧中型筹备组工作。当时正在筹备的中型生产线是继柳钢之后国内投资的第二条连轧中型材生产线,采用了高钢度无牌坊短应力线轧机、交流变频传动、工业PC自动化控制等先进装备,装备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当时型材生产正处在起步阶段,专业技术人才稀缺,步伟涛被派往柳钢进行培训学习。
走在柳钢型材的成品库区,看到码放整齐、等待装车外发的产品,步伟涛暗下决心,一定认真学好技术,生产出国内一流的产品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步伟涛很快掌握了型材角钢生产工艺,外培回来后,他参与编写了《连轧中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忙碌于中型线的筹备、调试和试生产的全部过程,为公司中型顺利投产和各规格产品开发创造了条件。正是凭着出色的工作,步伟涛成为了当时产线最年轻的技术组组长。
“要想立足严峻的市场,必须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步伟涛经常和工友们这么说。工作中,他重点对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进行立体分析,结合工艺制度执行、轧机装配、生产过程控制、取样制度、作业区质量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不断对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把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层层把关,坚决杜绝不合格品进入市场。在做好工艺质量管理的同时,步伟涛还着重对影响生产调整的工艺问题进行优化改进,先后组织实施了12.5#、14#角钢工艺优化改进,型钢、圆钢收集系统优化改造和欧标角钢产品研发等30多个项目,通过孔型系统、导卫系统改造,使角钢系列产品工艺逐步完善,降低了生产调整难度,提高了产品技经指标和质量水平。此外,由他设计完成的《一种便于拆装的轴连接装置》、《一种可以调整开口宽度的轧机进口滚动导卫》、《一种用于角钢型材的包装组件》及时地解决了制约当时轧机装配速度、工艺调整、产品质量的多个难题,三个项目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4年步伟涛被任命为型材作业区技术质量工程师,2015年被选拔为见习作业长。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信任,更是鞭策,激励他在角钢精品化道路上不断前行。
10月底,型材产线接到了客户22000吨14#Q345B、Q420C、Q420B角钢订单,如此批量化的产品订货尚属首次,难度不言而喻。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要求,蜂窝产线管理团队决定在生产前对14#角钢孔型进行优化。时间紧、任务重,步伟涛立下“军令状”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于是,每天他埋头电脑前,仔细计算角钢参数、绘制图纸,一坐就是一整天,抬起头,窗外已是满天星斗。五天后,当13张孔型图、13张配辊图、4张轧制程序表签字下发后,他揉揉酸涩的眼睛,舒展了一下胀痛的胳膊,轻轻舒了一口气。
此次优化大幅降低了角钢生产中的调整难度,14#南网角钢成材率达到88%,提高了1.2%,完善了各架次关键控制参数,使成品关键尺寸更为稳定,降低了矫直辊等主要备件消耗。随后,步伟涛又对矫直辊孔型实施优化,通过下辊设计凸度、腰部进行轻微反弯等措施,使产品厚度以远低于标准的0.2mm的更窄范围、更细精度赢得了用户认可。
步伟涛见证了型材产线建成和投产,经历了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工艺改进的全过程,可以说600米轧线上到处都有步伟涛执着奋斗的足迹,也记录了他的奉献和成绩。目前国标角钢、国网角钢、南网角钢产品已经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型钢产品,高标准的尺寸控制水平和优良的内部性能让客户啧啧称赞,成为公司创效的“拳头”产品。
在产线变革大幕拉开后,步伟涛又有了一个新的角色——型材产线蜂窝管理团队成员,新的责任和使命也将让他产线逐梦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