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仍在进行中,最终结果仍未浮出水面。
国外铁矿石企业
强硬地坚持在去年涨价71.5%的基础上再度上涨的立场,而中国钢企拒不接受这一条件。因此,形成了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谈判。
令人不可思议的一个现象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的43%,但是,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却没有多少主动权,更别说定价权,似乎是国外铁矿企业拿捏住了中国钢企的七寸,抓住了死穴,牢牢地掌握住了主动权。
如果我们反思铁矿石谈判的种种相关现象,不能不说中国钢企做得不够老练。在谈判过程中过早地亮出底牌:钢铁投资过热和钢材的涨价。这样,要求上游的铁矿石降价,这在谈判中无论如何是不明智的。这一点是技术操作的失误。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商业的博弈中,最终考量的是利益的得失。如果双方不妥协一定会导致两败俱伤,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是,国外铁矿石企业强硬的立场似乎表明,即使谈判破裂对他们也是无所谓的,损失的只是中国企业,好像他们根本不在乎和中国做这笔生意,这是反常的。
国外铁矿公司敢于如此叫板,问题在于中国钢企自身。中国钢铁投资过热仍未降温、钢铁行业布局结构的不合理现象的存在,钢铁市场价格在年初就已升温,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钢企在整体上必然丧失了主动权。其间的奥妙在于,中国一些垄断钢企的企业利益即使在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也不会受到很大损失,宝钢在谈判结果还没最终明确的情况下便提前宣布自行涨价的原因也在这里。这种结果就必然地造成了钢企整体在谈判中处于下风。
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贸易中原材料和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往往会卖不上价钱,中国的初级纺织品、鞋帽等等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国际铁矿石企业在对中国的贸易中似乎颠覆了这一常识,涨价71.5%后又要求涨价,赚个盆满钵满。中国的原材料、初级产品对外贸易中物美价廉,而中国进口的原材料却价格高昂,这一反常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难道真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吗?中国的的原材料、初级产品注定为“枳”,他人注定为“橘”吗?
事实并非如此,很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中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的过程中同中国企业在产品出口中的表现如出一辙,一些中国企业为了能够签单,同国内同行大打出手,为了几毛钱的利益互不相让,竞相压价。外国企业轻松坐收渔翁之利。而这次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国钢企仍未形成统一的行动,虽然目前这一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观,但实际情况也不是令人乐观的。铁矿石谈判的整个过程再一次暴露了中国企业自身狭隘的本位主义和短视的一面,这也是中国企业的一个死穴,而被国外政府和企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才敢于随便挥舞反倾销大棒摆出一幅死不降价的强硬态度,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一再丢失主动权。来源: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