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中的另外两家———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BH P B illiton)也发布声明:该公司已与日本、韩国及欧洲几大钢厂达成2006财年铁矿石价格协议,包括粉矿和块矿在内的所有产品一律上涨19%,这两家公司最初的目标低于19%,眼看巴西矿石供应商CVRD攻下19%后立即跟上。
“中国价格”难产
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6家钢厂接CVRD涨价19%的要求,它们是德国蒂森-克虏伯、日本JFE和神户制铁、意大利里瓦钢铁、韩国浦项以及印度米塔尔。分别代表日本和欧洲钢铁厂家的新日铁和阿赛洛,据说内部已经同意接受19%;目前只有中国代表宝钢仍在坚守原有立场。但此时已经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舆论旁边认为中国已经回天乏力。
这已是连续第4年矿价上涨,从2002年以来,价格已上涨了164%。对中国钢铁业而言,铁矿砂大幅涨价19%将令长期合同价格高出现货20元/吨左右。去年,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突然一致涨价71.5%,已经使中国钢铁企业受损巨大,今年还要上涨19%,等于雪上加霜。中国钢铁产能明显过剩,在
能源涨价的同时,原料不断上涨更加威胁行业经营前景。
不过,依然有乐观的看法。阿赛洛中国区负责人认为,中国凭借自身的地位还是有能力谋求一个不同的定价权的。目前,代表中国企业谈判的宝钢,正是期望谈出低于其他国家的“中国价格?。但是对此悲观的人毕竟是多数。
今年是中国钢铁企业首次利用最大进口国地位参与世界铁矿价格谈判。在此之前,中国企业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别人谈判的价格。尤其是去年,作为亚洲钢铁厂商代表的日本新日铁,在与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谈判之后接受了71.5%的巨额涨价,中国企业感到被人牵着脖子走的痛楚。今年,作为最大进口国,中国企业终于获得了亚洲厂商代表的地位,希望利用大客户的优势获取最多的发言权以稳定价格。没想到希望还是落空了。地位低时不得不跟着别人走,如今有了身份,结果还是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技术失误
专家认为,中国钢企在谈判中出现了失策。国际经济专家苗苏指出其中三点:没有联合其他钢铁企业,在谈判中形成攻守同盟;没有采用“打开缺口各个击破?的策略;在谈判中缺少有理有节,没能用数据和事实说服对方。
苗苏认为,作为铁矿石购买方,国际钢铁企业之间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联合。事实上,中国钢铁企业有许多这样的机会,同样作为铁矿石的购买方,中国与韩国浦项制铁和新日铁之间存在共同利益,遗憾的是,中国和日本的钢铁企业之间似乎很难团结一致。而且宝钢今年作为中国代表第一次参加铁矿石谈判,显然还缺少经验,“分裂对手各个击破?的策略被铁矿石供应方成功地运用了。
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最大的失策还是在于过分地相信了自己的能力,尽管中国铁矿石进口已经占全球铁矿石交易的40%,但其对铁矿石定价的影响力仍然十分有限。
需求增长过快
谈判技巧的因素极为重要。但是,最终决定价格走势的并不仅仅是谈判技巧。在长达数月的艰苦谈判中,巴西矿商始终咬定中国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没有理由不涨价。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国际投资银行在一份预测报告中说,至2010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将达到4.57亿吨,未来5年国铁矿石供应紧张局面很难改观。中国钢铁企业仍在快速扩张产能,而中国70%的铁矿石供应依赖进口。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10%的高速增长,任何预言钢铁供大于求、铁矿石价格必将下滑的结论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农业银行机构业务部时卫干指出,中国经济依然严重依赖于政府投资与出口,粗放式投资所衍生出的投资效率不高问题导致对能源、铁矿石、农产品等各种商品的需求暴涨。中国本身的资源存量无法支撑其需求,许多商品都必须通过国际市场进口。而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对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一个极其严重的后果:通胀将可能会与通缩并存。一方面,由于农产品、能源、矿石等均属于基础原料,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会通过其中下游各种产业链传递,从而对中国经济形成非常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部分产能过剩、在产业链条上不占优势的产业,其因原材料涨价而增加的成本无法转嫁给消费者,有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紧缩威胁。
中国经济正在遭受房地产价格暴涨所带来的痛苦,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猛烈。
与铁矿石一样,石油也是中国大量进口的资源。石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说,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资源发展的速度。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石油消费在2005年达到3.2亿吨,对外依存度近50%。综合考虑我们的经济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各方面因素,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消耗将达到5亿吨左右。所以,为了预防油价暴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已经开始建立的石油战略储备。
急需外买矿权
铁矿石也一样,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走出去寻找可靠的资源保证。专家指出,铁矿石价格暴涨,一方面,是供应商处于垄断地位,而另一方面,也有来自买方阵营内部的原因。日欧的很多钢铁企业容忍甚至默许矿业巨头的涨价要求,因为对这些企业来说,铁矿石涨价的不利影响要远远低于中国。
以日本为例,它的大型钢铁公司很早就同巴西和澳大利亚的这几家铁矿石巨头建立了资本合作关系,共同开发铁矿石。他们虽然会因为铁矿石暴涨要多支付采购费用,但它们又可以从铁矿石暴涨中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抵消铁矿石涨价带来的损失,个别企业还能获得好处。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此外,日欧的钢铁厂商的主打产品都是高级钢材,铁矿石价格在产品价格中占的比例很小。中国的低端产品难于与之竞争,因此,铁矿石的上涨费用能比较容易地转嫁到产品价格上,进一步降低了损失。但对于中国来说,国内大多数厂家的产品又大多是低端钢材,竞争激烈,成本很难转嫁,因此受铁矿石涨价影响很大。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李富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