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全球进口量的43%之多。为什么在铁矿石谈判,我们依然掌握不了主导权?根源在哪里呢?
我认为,主要在于我国未能走出去,铁矿石资源完全被谈判对手控制的结果。一个最惨痛的教训是:去年2月22日,在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日本新日铁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协议:从当年4月1日起,每吨铁矿石价格比上年上涨71.5%。如此涨幅,几乎到了耸人听闻的地步。
日本钢铁企业为何愿意接受如此离谱的涨幅?原来,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8家有日本公司直接参股,其余16家铁矿也都有日资参股。在铁矿石的其他主要产地巴西、加拿大、智利乃至印度,日本企业同样直接或间接拥有大量当地铁矿石企业的权益。而且,日元升值抵消了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涨价的很大部分,日本企业几乎不受铁矿石涨价的影响。不仅不受损,它们还由于参股国外的铁矿而成为铁矿石涨价的受益者。
日本企业在背后捅的这刀,至今令我们隐隐作痛。从长远来看,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会越来越紧俏。谁控制了资源,谁就掌控了经济发展的命脉,谁就掌握了定价权。也正因为这一点,日本企业很早就走出了国门,他们积极参股相关资源,以保障本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供应,并长期在相关资源价格谈判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这次旷日持久的铁矿石谈判中,日本的态度同样显得很暧昧。前段时间,印度最大的私营铁矿石出口商Sesa Goa公司表示,该公司将把供应给日本客户的铁矿石价格上调19%。一向精打细算的日本人,为何如此好说话?原来,三井物产拥有Sesa Goa公司51%的股份!铁矿石对日本客户上调19%,其实是在逼中国钢铁企业就范!日本企业故伎重演,再次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被动。
有人不理解,为何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已经超过了日本,定价权还不在我们手中,根源就在于,我们对资源的掌控太弱。在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资源的掌控者,才是谈判的真正主导者。
在这次的谈判中,那些率先接受19%涨幅的钢铁企业,有一些也是由于拥有巴西、澳大利亚等国铁矿的股份,他们并不像我们这样担心铁矿石价格上涨。从长远来看,要想主导谈判权,我们也必须这样做。比如,鞍钢就与澳大利亚金达必金属公司达成了卡拉拉铁矿合作协议。投产以后整个项目将具备年产1000万吨以上成品铁矿的能力,这将大大减少由于铁矿石涨价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铁矿石谈判与写诗一样,功夫在诗外,要想掌握主动权,我们的钢铁企业就必须走出去,掌握资源的源头。否则,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很难改变。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