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记者发稿时止,一直居于“谈判主力地位”的欧洲阿赛洛公司和亚洲的日本新日铁及中国宝钢都没有对上述价格协议正式发表评论。据接近谈判的人士说,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主要钢厂尚没有接受上述的矿价涨幅,具体的谈判对策尚在紧张讨论之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番铁矿石谈判“再添变数”,将使情势趋于复杂。如果欧洲和日本主要钢厂采取“跟随”的方针,此前一直认为本年度矿价理应合理回归的中国钢厂将何去何从,十分引人注目。
据记者了解,此次淡水河谷与蒂森克虏伯达成的19%涨幅,与中国钢厂可接受的价格区间相差较大。如果中国被迫接受,将让人联想起去年的谈判情形。当时淡水河谷公司与日本新日铁率先达成71.5%的矿价涨幅,宝钢在表示拒绝后不久,被迫接受了这一“基准价”。当时国内舆论对“中国作为最大买家理应拥有定价权”的问题议论强烈。
不过,也同样在去年,当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提出“在巨幅涨价基础上再行加价”的不合理要求时,宝钢坚决顶住压力,赢得了谈判的成功,也使世界主要钢厂认识到中国钢厂的力量。
分析人士说,不排除宝钢“力排众议”,坚决守住自己底线的可能。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钢厂在谈判中的立场已较年初有所松动,表示可以有小幅的价格上涨。但可接受的幅度与主要矿山公司的报价“有很大距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年初作出判断,由于中国将开始淘汰落后的钢铁产能,同时严格控制新上钢铁项目,国产铁矿石的产量也在上升,全球矿石供求将趋于平衡,并向供大于求转变。据此认为,全球矿价理应向下调整。
但当今年一季度与铁矿石相关的一系列国内经济数据发布之后,此间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矿石供求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机”可能会延后,目前至多只是“紧张的平衡”。一季度中国的钢产量和铁矿石进口量都达到了20%以上的增幅,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较预料更快。
这些情况对中国钢厂的谈判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中国并不认同矿山公司的“漫天要价”。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上月末提出24.6%的涨幅要求时,宝钢明确表示不可接受。
资深钢材市场分析师贾良群对记者说,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的不到位和矿石贸易秩序的混乱,是中国钢厂在矿价谈判中的“两大软肋”。由于中国存在一个庞大的铁矿石现货市场,三大矿山公司“手里的矿石”不愁不能在这个现货市场“脱手”,所以钢厂在与矿山公司的合同矿价博弈中,力量对比就有失平衡。
相关专家表示,中国要把“自己存在的问题”解决好,以此制衡集中度较高的矿山公司,这不仅有利于此次谈判,还有利于中国钢铁业与国际矿业的长期合作。(新华社)
中国钢协常务理事、冶金矿山协会理事长邹建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蒂森克虏伯还不是欧洲最大的钢厂,它拿下首单对其他钢厂的影响有待观察。目前,中国仍在与三大矿石提供商进行谈判,与以往由日本和欧洲主要钢厂率先与国际主要矿业巨头订立基准价的惯例不同,此次谈判的重心明显偏向中国。
目前在亚洲,中国仍作为主要代表与三大矿石供应商在谈判,而国内进口铁矿石的现货市场持续低迷,这些都有利于中国的铁矿石谈判。专家分析,由于CVRD要求涨价24%的态度强硬,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很有可能先与中国达成协议。(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肯定不会答应的。”许中波观点与其迥然不同。他表示,这次中国的态度就是“自己作主”,而且巴西已经不再是我国进口铁矿石的第一大来源地,我国谈判的受制因素大大减少。(新闻晨报)
另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可接受的最大涨价幅度为12.5%,此外日本对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接受涨价19%的消息并未做大多评论,称将参照中国的谈判结果,似乎2005年得罪中国之后,日本再不愿招惹是非。由此看来亚洲战场的价格谈判仍将继续下去,但根据欧洲价格已定的事实,亚洲谈判方针肯定将有所变化,即如何对抗19%的涨价。(新京报)
中国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尽管这一合约的签署,对全球铁矿石谈判有一定影响,但代表欧洲进行谈判的是阿塞洛,并非蒂森克虏伯。蒂森克虏伯签署涨价19%的协议,如同宝钢代表中国钢铁企业进行谈判,但仍有部分企业私下谈判签署协议一样,这样的协议不具标杆意义。(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