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2006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是场少有的持久战。按照惯例,国际铁矿石市场一般在每年4月1日前达成新年度购销协议。过去25年里,2002年亚洲地区铁矿石价格也曾迟至5月31日才敲定。今年,中国钢铁行业和必合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大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之间的谈判已进入第五轮,但中方坚持价格下降或持平,三大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则漫天要价,以至于有媒体报道称,6月9日前结束谈判都属于天方夜谭。之所以出现这样罕见的僵局,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们误读“中国因素”有很大关系。
近两年来,不仅在铁矿石市场,而且在整个国际初级产品市场的牛市中,“中国因素”都显而易见。只要主要国际投资机构论证中国对某初级产品需求巨大,其价格必扶摇直上,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中国买什么什么就贵,中国卖什么什么就便宜”的现象。
就铁矿石市场而言,国际铁矿石巨头们经常强调的是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产量和铁矿石进口量的飞速增长。这当然没有错,但问题是,这种高产量和高进口量的背后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成分。与其他各国一样,中国钢铁工业在高速发展时期不可避免地存在产业组织散乱问题,而这种散乱的产业组织结构又极易造成企业的非理性、投机行为,导致铁矿石市场吹起了太多的泡沫。今年一季度,中国铁矿砂及精矿进口量大幅度增长,就主要是进口企业的非理性和投机心态所致,并不反映中国国内钢铁行业的真实需求,以至于4月末国内铁矿石库存高达6000万吨。国际铁矿石巨头们如果仅仅看到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的增加,就漫天要价,显然是将一时的泡沫当作了真实需求。
对“中国因素”的误判,本质上也不利于铁矿石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目前世界铁矿石第一大进口国和消费国,促进了世界铁矿石贸易的繁荣发展,也为供应商们创造了一个与中国共同长期互利发展的机遇。如果铁矿石供应商们只注重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坚持高价位,换来的很可能是长期的调整痛苦。一方面,众多中小钢铁企业不可能与铁矿石供应商达成长期供货协议,主要铁矿石供应商也就难以合理扩充产能,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重组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样一个进程有可能是“软着陆”,也可能是“硬着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过高的铁矿石价格都有可能导致“硬着陆”,从而造成市场需求大起大落,最终伤及铁矿石供应商自身。
目前,本着对世界负责的态度,中国政府已通过银行加息的方式发出了遏制投资过热的信号,固定资产投资降温将有助于刺破国内钢铁投资和生产、铁矿石需求虚假繁荣的泡沫。与此同时,钢铁产业规划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中国的这些措施虽然短期内会减少大宗初级产品需求,却有助于这个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这一形势面前,铁矿石供应商理应放弃短视的作法,制定出合理价格,创造钢铁企业和铁矿石进口商双赢的条件。
在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上,不仅铁矿石供应商,而且其他初级产品的供应商们都需要善用而非滥用“中国因素”。 (梅新育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