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铁矿石供需双方在每年4月1日前达成新一年的购销协议;如果届时新协议暂时没有达成,即先按照上一年的价格运行,因此对中国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安排影响不大。但国内一些中型企业则会因为协议尚未达成而购买来自印度的铁矿石。目前,印度铁矿石价格已呈稳中回落的态势。
《财经》的报道称,总体而言,谈判大局初定,且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对于中方有利,谈判延期对于中国企业的铁矿石供应也影响不大,因此中国并不急于达成协议。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钢铁生产国。2003年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为1.48亿吨,超越了日本和欧盟。200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达2.75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06年的国际铁矿石谈判首次由中国企业主导。以宝钢为代表的我爱钢铁企业,在此次谈判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立场。
从去年12月谈到时下,历经四轮谈判,已持续五月有余。巴西和澳大利亚三大铁矿石厂商从一开始就强调,由于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增长很快,今年铁矿石还要涨价。而无论在谈判会内会外,中方始终表现强硬,坚持要求上游厂商降低铁矿石价格。
据悉,今年的铁矿石谈判还将继续一段时间。但从市场情况看,在双方表面的涨跌之争背后,实际上是涨幅之争,即涨20%还是涨10%的区别。瑞银华宝、高盛已于近日发布了今年铁矿石涨价12%到15%的预测。为数不少的钢铁企业在接受《财经》采访时则表示,“将价格控制在涨10%以内就是胜利。”
在北京虎杰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寅看来,中国此次态度相当强硬,承担了作为第一大进口国的义务,谈判能力和技巧都大有提高。但从整个钢铁产业的情况看,谈判之中暴露的问题——如产业集中度、政府定位、铁矿石贸易机制等,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制约了中国在谈判中的地位。如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在明年乃至今后的谈判中,被动局面仍难以扭转。
一位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负责人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中国的钢铁企业“很难齐心”。在宝钢代表中国企业进行铁矿石谈判之时,一些小的钢铁企业与进口贸易企业私下与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签约。虽然他们的贸易量很小,但将价格抬高,增加了对方的谈判砝码。来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