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周一宣布解除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这是官方为刺激经济增长所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但是,此举或许会加剧明年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周一宣布,自周一(12月1日)起,解除年初对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乳品、鸡蛋等食品类商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由经营者自主定价。
发改委此举是中国官方为刺激经济增长所推出的最新举措。
此前,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食品价格飙升,中国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1月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国内价格上涨压力较大,近期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不得调整,公用事业价格及学校学费不得提高。
随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于2008年1月15日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粮食、食用油、猪肉、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进行价格干预,抑制价格上涨。
不过,此后随着人民币汇率保持高位、股市暴跌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三大因素的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大幅减缓。
今年1-9月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9%,增速大大低于上年同期修正后的12.2%,也低于2007年全年修正后的11.9%和2006年全年最终修正后的11.6%。
这使得官方将经济重心从防止通货膨胀转到保持经济增长上来。
中国已经将经济政策改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增加了货币信贷供应,并加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试图力保经济平稳发展。
然而,鉴于目前物价水平并未真正回落,负利率局面仍然延续,因此发改委此举或许可能会加剧明年的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10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0%,增速在人民币暂缓升值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推动下继续回落,再创今年最低月度增速。
不过,今年1-10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7%,增速仍大大高于政府设定的4.8%这一2008年全年增速目标。
同时,CPI增速仍然使得中国连续第二十三个月陷入实际负利率的窘境,这也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设置了障碍。将10月份CPI增速与中国目前2.52%的基准利率相比较,负利率仍达148个基点。(来源:华尔街日报)
[中国金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