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产品 | 手机浏览 | RSS订阅
世界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钢铁 » 钢铁政策 » 正文

盘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70天

受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放缓的威胁,去年第四季度起,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史无前例地掀起了援救经济的大幕,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措施在各国相继出台。我国也在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对货币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提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截至目前,这一政策实施已超过70天。这期间,一系列围绕“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总量”“保持银行体系有比较充足的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怎样的特点?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工具密集出台

自中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国家权威部门频频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总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使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实际上,随着次贷危机的演化,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从2008年下半年即开始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有所降低,并在9月中旬次贷危机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后,连续三次降息,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央行又于2008年11月和12月两次宣布下调双率。加上此前数次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百日内我国已连续五次下调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控频率和力度创我国央行货币调控历史之最。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暂停三年期央票发行之后,为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11月起放慢央票发行频率,一年期、三月期央票由每周发行改为隔周发行,于2008年12月初起暂停一年期央票发行。

分析人士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当前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仍处高位,未来依然存在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

货币政策开始发挥作用未来效果有待观察

如果将中国经济比作一条大船,货币就是“载舟之水”,货币政策就是“堤坝”上控制水流的阀门。当前中央采取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在把阀门打开,让“水”从“堤坝”中释放出来。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以来,“载舟之水”的流量正在加大。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数据,与2008年11月无论是货币还是信贷增长都相对冷峻不同,12月各项货币信贷指标开始全面回升。其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比上月高出了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比上月高出2个百分点;同时新增贷款达7718亿元,是近6年来的单月增幅新高。

专家指出,金融数据的反弹,说明我国经济下滑出现了初步企稳的迹象,微观经济体对宏观经济的预期有所回暖,企业的经济活动开始增加,金融促进经济的政策也得到了较好落实。

“不过,一般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要在3、5个月后才会清晰,因此我们目前还不能作出货币政策效果完全显现的论断。”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说。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认为,信贷额度增加固然是政策作用的体现,但关键还是要让贷款真正作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未来货币政策将进一步与财政、产业政策协同

经济学中往往用“缰绳与奔马”的关系来比喻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货币政策如同拴马的缰绳,当马跑得过快时,只要勒紧绳子马的速度就能放慢,但是当马跑得过慢时,放松缰绳却不能立即起到作用。

因此,刺激经济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这就要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策合力。

“货币政策具有‘紧缩功能强、扩张功能弱’的特点,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财政、产业政策的配合,同时,还要尽快理顺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松奇说。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存在“资金之水”虽然流进了商业银行,但仍未能很好地进入到企业生产中去的情况。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从信贷结构看,当前信贷猛攻的依然主要是扩张性政策项目和票据等低风险领域,显示出当前惜贷情绪依然笼罩银行。

因此,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让货币政策效果显现的关键节点。基于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日前召开的例会上特别强调,今后要继续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理顺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中国金属新闻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orldmetal.cn/steel/show-414064-1.html

[ 历史钢铁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分类浏览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金属通会员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2009-2022 worldmetal.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电话0731-28419509 客服QQ:
湘ICP备10025079号-4 湘公网安备 43020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