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月中旬以来,生铁行情表现出一定的疲态,价格有所回落,成交发生萎缩,连续近三个月的涨势行情受到遏止。目前,市场普遍关心的是,生铁行情价量齐升的态势为什么在春节过后的传统旺季里出现反常走势呢?本文将结合生铁资源供需关系、国外资源倒流、铁厂营销思路反思等方面做简单分析,并对2009年生铁行情走势做一个简单判断。
1、钢材价格的回落是本轮生铁行情降温的直接导火索
钢材涨势受阻,殃及生铁行情。进入2月份以来,国内不同钢材品种价格走势在连续攀升9-12周之后,出现了价格调整,而且,跌幅和速度都相当可观。纵观国内各钢材品种,三周内价格跌幅多在200-400元/吨,甚至更高,一些钢材品种已经跌至2008年12月份的水平,个别品种区域价格已经回到前期低点附近。虽然生铁行情同钢材行情相比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期,但生铁行情不会独立于钢材行情之外。
钢材价格走低,钢厂生铁采购积极性受到影响,生铁资源“过剩”矛盾显现。一般情况下,在钢铁行情走好时,钢厂为了提高产量,往往会加大对生铁的采购,因为即使外购生铁价格高点,对总成本的影响也有限(一般钢厂外购生铁量不会超过10%),但对扩大产量非常有效。现在形势不同了,许多钢厂已经不再追求规模效益,甚至经常靠减产来抑制过高的产品库存,再加上,目前国际国内钢铁企业的利润水平都非常有限,08年后期有一两个月甚至出现过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的情况,生铁价格高了,特别是在钢材价格回落的情况下,钢厂的采购积极性就会降低,采购量变小,一些钢厂甚至停止采购。生铁冶炼企业在资金周转和库存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选择降价以售。
实际上,不是生铁资源供应量增加了多少,而是钢材价格的走低,影响了钢厂生铁采购量的下降,其实,供需矛盾加剧仍是而导致了本轮生铁行情降温的最直接原因。
2、生铁价格升幅可观,与当前并未明显走好的经济形势不一致
生铁行情低迷时,价格跌破2000元/吨。08年三季度末,由于钢铁产品价格走低,钢铁企业自主减产,减少甚至停止了对生铁的采购,商品生铁的主流区域价格一度跌破2000元/吨,当时商品生铁生产厂家转产、减产、停产现象比较严重,甚至把冶金焦的价格也拖至低谷,一些地方二级冶金焦1200-1300元/吨的价格还得看铁厂的脸色,原来一直是香饽饽的铁矿石也一度成了烫手的山芋,价格也跟随一路走低,现货矿和长协矿发生价格倒挂的情况,弄得许多铁矿石贸易商望矿兴叹、亏损巨大。
钢厂恢复采购,生铁行情升温。四季度中期以后,随着生铁供应量的减少和原料成本的降低,再加上钢厂开始恢复对生铁的采购,生铁价格开始缓慢起步走高,不少生铁冶炼企业逐步复产直至开足马力生产。当时,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采购停顿,钢厂库存消耗殆尽,需要补库,商品生铁一度出现产销两旺,价格还不断攀升的可喜局面。
行情后期,生铁价格冲高,涨幅可观。2月上旬,山东的部分钢厂甚至出现了2800元/吨以上的采购价,和最低价时2000元/吨的价格比较,三月内最大升幅超过40%,涨幅和速度都相当可观。
销路受阻,生铁价格应声而落。春节过后,生铁企业本指望借往年生铁行情惯有的“春季攻势”来向钢厂逼宫,甚至不惜增加库存而抬高生铁价格,无奈国际钢铁行情不跟随,国内钢材价格在连续9-10周维持强势攀升之后,开始走下坡路,钢厂生铁采购积极性下降。渐渐忍受不住库存压力的生铁厂家也开始降价以售,部分企业是明不降暗降,或明降少,暗降多,导致目前生铁价格的颓势运行。
生铁价格累计升幅较大,涨速过快,在需求没有同步跟上的情况下留下隐患,是商品生铁自身面临价格调整的动因之一。
3、国外生铁资源回流,对生铁行情走势可谓是“雪上加霜”
国内钢材价格上涨的时候,国外钢铁行情却没有同步走好。国内钢材价格连续两个多月的涨升,也带动了生铁价格的提高。国外生铁资源倒流已经有了可能。当国内生铁价格站在2800元/吨以上的高位时,国外到岸价300美元/吨的生铁就开始有了竞争力。由于独联体国家经济面临继续恶化的危险,一些国家(包括俄罗斯)在国际社会的信用评级降低或面临降低的危险,其货币贬值促成了他们的出口增加,而且这种形势仍有继续延续的可能,国外生铁仍有继续下调价格的空间,进口生铁270-300美元/吨甚至以下都是可能的,国内生铁价格仍有面临外来资源冲击的可能性。
在国内铁厂库存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再面临国外生铁资源的倒流,生铁价格回落。
4、国际金融大环境对生铁行情影响,不支持快速、大幅走高
在世界经济没有多大起色的时候,中国的一枝独秀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和阻力。中国钢材及生铁价格的走高,必然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甚至国外钢铁资源倒流的危险。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钢铁企业应该按照国家钢铁产业规划的要求,在控制总量、技术改造等方面多下功夫,苦练内功,降低成本,靠快速、大幅提高产品价格来盈利的模式正在受到考验,而且,仍将继续面临多方面的冲击。
产品暴利时代结束,商品生铁生产厂家也面临适者生存、“剩”者为王的局面。
5、商品生铁企业销售思路出现偏颇,惯性思维模式遭遇尴尬
行情后期,生铁行情走势有故意拉抬价格的嫌疑。本轮生铁行情启动初期,生铁价格按照供需情况稳步攀升,是合理的,正常的。2008年12月份以后,刚摆脱窘境的炼铁企业,已经把春节前的销售量提前订出,在没有库存资源的情况下,开始有计划地拉抬价格,特别是春节过后,指望再像往年一样发动一波“春季行情”,逼迫钢厂接受高价格,在12月到春节这段时间,一些铁厂甚至不惜以增加库存为代价,没有认真地研究需求市场状况,在钢材价格跌落时,显得手足无措,生铁被迫跟随降价。
行情走势有其自然的法则。实际上,在目前金融危机仍在对世界经济构成危害,甚至还有继续掀起二度危机的可能,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应该加强信息沟通,增加理解,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再按原来的惯有思路人为操作行情难以奏效。国内各大钢铁网站和各种媒体也应当正确予以引导,尽量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客观公正的分析行情走势,研究行情变化的实质,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这次生铁价格回落,对炼铁企业营销理念、销售策略等都是一场不小的考验,应当引起生铁行业更加理性的思考。
6、生铁价格走低,已经累及到上游原燃料
本次生铁价格走低,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危机二次冲击的恐惧,上游铁矿石、焦炭等原燃料也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实际上,在涨价时,焦炭价格比生铁走的更远,只要生铁一涨价,焦炭价格立即跟随上涨,而且,上涨幅度甚至比生铁的涨幅还要大,从最低价的1200-1300元/吨,涨到2月中旬的1800-1900元/吨,三个月的累计涨幅超过50%。造成生铁价格虽然上涨,但利润水平却没有同步提高甚至下降的局面,生铁的冶炼成本逐步提高,让生铁厂家也叫苦不迭。铁矿石资源供应过剩的局面也已经初露端倪,前期已经吃过苦头,靠囤积铁矿石以期获得超额利润的钢厂和贸易商,如果不及时调整思路,在2009年可能仍将品尝苦果,步焦炭、生铁后尘恐难避免。
实际上,这波生铁价格回落行情仍然是由供需关系中生铁资源“过剩”引起的,炼铁企业试图逼宫钢厂接受高价想人为调控行情显得不合时宜,并加快了生铁价格回落的速度,缩短了正常生铁行情比之于钢材的波动滞后期。我们也应该看到,今年生铁行情将面临更多的波折实属正常,虽然世界经济复苏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甚至二度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的危险仍然存在,考虑到国家钢铁产业振兴规划的提出与实施,数万亿的投资拉动,钢铁行业度过危机依然可期。再加上三月份有望推出的钢材期货,也必将对行情走势有一定的指导或借鉴意义。2009年生铁行情或将步入“波动比较频繁、振荡幅度变小、暴利情况难再”的微利运行小幅振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