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5版政策不同的是,正在修订的钢铁产业发展新政策,将新增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外贸政策两大章节。”对于企业最为关心的政策细节,参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稿(下称“新政策”)的一位权威人士向CBN记者透露,各项指标都将大幅提高。
政策在修订时提出,到2015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15千克标准煤;吨钢烟粉尘排放从2008年的1.51千克减少到0.8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8年的2.23千克下降到1.3千克。到2020年,在水资源综合用量、能源消耗增量不多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要实现双达标。
相比之下,2005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只是简单提及,如吨钢综合能耗高炉流程低于0.7吨标煤,电炉流程低于0.4吨标煤,吨钢耗新水高炉流程低于6吨,电炉流程低于3吨,水循环利用率95%以上。
新政策提及的目标,也比今年年初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更进一步。振兴规划只是提出到2011年的目标——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不超过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用新水量低于5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低于1.0千克,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8千克。
许多企业认为,新政策应让这些目标提前实现。太钢集团高层告诉CBN记者,这几年一直在提循环经济,可以考虑让这些目标提前到2012年左右实现,这样也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不能到2015年再完成。
针对近几年铁矿石谈判连年吃败仗的难题,新政策在修订时提出,要建立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互惠互利的铁矿石贸易新机制,维护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国内铁矿石贸易进口代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国内铁矿石市场新秩序。而2005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在这方面未曾提及。
在外贸政策上,政策修订时还提出适当鼓励进口廉价优质的生铁、废钢等初级产品,从而缓解铁矿石供应压力,同时限制出口焦炭、铁合金、生铁、废钢、钢筋等初级加工产品,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适时适当提高高端产品退税率,鼓励钢材间接出口,实施公平贸易政策。
此外,政策在修订时取消了原政策中“5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要努力做到电力自供有余,实现外供”的提法,同时将“2003年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国家钢铁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制定本集团规划”中的数字,改成“2008年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
不过,由于各方对这些修订的内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意见,最终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可能有小幅调整。(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新闻:
外资控股中国钢企“禁令”将临再评估
作为国民经济命脉,钢铁业一直忌讳外资“染指”。然而随着华菱集团首尝螃蟹,这一现状正在发生缓慢的改变。
据参与《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修订的一位权威人士向CBN记者透露,此次修订2005版政策时可能重新考虑外资控股的禁令问题。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一位官员告诉CBN记者:“在钢铁行业对外开放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何把握外资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投资和控股程度,比较敏感,但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
2005版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外商投资我国钢铁行业,原则上不允许外商控股。
沙钢集团一位副董事长向CBN记者表示:“在外资参股方面以前定得比较死,但是如果外资采用最新技术来进行参股甚至控股能不能网开一面?”
2005年6月,业界曾传出韩国浦项钢铁与沙钢集团进行协商,准备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取得沙钢51%的经营权。但随后2005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击碎了浦项的梦想。
不仅是民营企业感觉有必要放开外资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投资政策,一些国有企业也持同样观点。
华菱集团董事长李效伟今年5月在接受CBN记者专访时曾表示,3月份与中船集团签约供应中厚板时,华菱集团的产品比宝钢的产品还贵50元,这主要得益于安赛乐-米塔尔的技术支撑。
2005年初,华菱集团将所持有的华菱管线(即华菱钢铁,000932.SZ)一半约37%的法人股转让给米塔尔。目前,米塔尔持有华菱钢铁33.02%的股份,为排在华菱集团之后的第二大股东。根据当时的协议,米塔尔将为华菱提供六大技术支持,其中包括引进米塔尔的汽车板和电工钢生产技术。此举当时在业内引发颇多争议。
去年,华菱钢铁与米塔尔又计划投资50亿元在湖南成立合资汽车板公司,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该项目的投资缩减到45亿元。
米塔尔对于中国的钢铁业也是雄心勃勃,除了与华菱的全面合作,米塔尔还持有中国东方集团(00581.HK)28%的股份,甚至试图控股东方集团。目前,该计划受阻,但米塔尔副总裁RolandVerstappen表示,公司还会继续推进此项计划。
在赞成淡化控股的同时,也有企业对此项政策感到“无所谓”。武钢集团一位高层告诉CBN记者,原则上不允许外资控股中国钢铁企业是可以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对外资控股最终进行淡化,需要有一个可以规避外资钢铁企业控制中国钢铁产业的方法。
“是否淡化,还需要听取更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再进行决定。”上述参与新政策修订的权威人士说。(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