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从2007年6月18日起,对铟及铟制品、钼及钼制品出口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尽管这是条不起眼的消息,却透露着一项重大信息:我国再次提升高耗能战略性资源的出口门槛。
“商务部采取这样‘苛刻’的管理手段是为了对战略性资源行业进行强制性的整合和规范,对中国散乱的铟产业进行强制整合。尽管对我们企业将是一个打击,但我们也能理解。”云南一家生产铟的企业老总如是告诉记者。
利用经济杠杆调控资源流失
稀土、钨、钼、铟等数十种稀有金属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制造业等。中国多种稀有金属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
据昆明海关透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对稀有金属出口实施的是出口退税的关税政策。稀有金属重要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资源乱采滥挖,产业无序发展,环境破坏严重,产品廉价出口,国内应用发展迟缓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稀土工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这些产品大量低价出口,有人称,稀土卖出的是“土价钱”。由此不仅加剧了国内矿产资源消耗速度,以及煤、电、油、运力的紧张,而且在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同时,还把污染留给了国内,加大了国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有人预测,照目前的消耗速度,世界最大稀土矿包头白云鄂博矿藏将在30年内消失;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江西赣州稀土资源矿将在20年内开采殆尽。对于宝贵的稀有金属资源,如果现在不加以节约利用,任由企业盲目过量生产和出口,届时势必出现资源短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2006年8月,民进中央联络委员会委员、中科联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双利向民进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国家进行战略物资储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民进中央以这份报告为蓝本,向全国政协提交了专项提案,提议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对铟、钨等特殊稀有金属矿产控制出口,合理利用。
实际上,铟、钨、钼、锡、锑、锗和稀土金属外流问题,也引起了国务院高层和相关部委的高度关注。从2005年开始,国家就频频运用关税杠杆,提高钨、稀土、钼等稀有金属产品的出口门槛。
2005年5月1日,国家取消了三类稀土产品的出口退税。与三类稀土产品同时取消退税的还有硅、钼矿砂及其精矿等。此外,还公布了一批下调出口退税率的产品,如煤炭、钨、锡、锌、锑等。
2006年11月,国家又对稀土氧化物征收10%的出口关税。
而今年又加快了这一工作的节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从今年6月1日起,对钨、钼和稀土金属等国内稀缺的金属原矿的产品实施15%的出口暂定关税;对稀土金属、氧化镝、氧化铽产品开征10%的出口暂定关税;对氧化钼、钼酸铵、钼酸钠等产品开征5%至15%的出口关税。
而事隔18天,商务部,海关总署又发布了对铟及铟制品、钼及钼制品出口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公告。
这一系列密集的动作,表明了国家对高耗能战略性资源出口紧缩的态度。
相关企业面临重大调整
“国家对铟及铟制品、钼及钼制品出口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是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夺回铟的国际市场定价权。从长计议,相关企业肯定可以从中受益。”云南红河州一家铟生产企业的一位老总如是告诉记者。
但这位老总同时也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生产企业出口许可证申领标准太高,限制了新进入的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政策实施后,他们只能将产品卖给具有配额的企业,统一出口,价格上受制于人,因此,企业前景堪忧。
实际上,当前国内铟产业的发展存在“群龙无首”、中小企业当道的局面。据了解,中国目前有100多家铟厂,铟资源呈极度分散状态,约95%的生产厂家年生产量都在1至5吨左右,且多数只能加工初级原料产品。同时这些中小企业又因资金缺乏,迫于生存的压力,竞相压价出货,从而造成了长期以来极具战略储备意义的铟资源大量低价流失现象。
昆明海关在对相关企业的调研中也发现,作为中国有色金属王国,云南铟资源的储量可观。云南铟企业虽然为数不少,但总体还处于一个低级、分散、无序的发展阶段,无一深加工龙头企业,也未形成产业依托,未能发挥整体联动的力量优势。
但让红河州企业的老总担心的是,国家对铟、钼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能够获得配额的大都是大型国有企业,而这些国有企业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不太容易对行业和市场进行整合,而在这方面相对灵活的民营企业,却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因此,整合的难度很大。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改变我国资源性商品出口价格偏低的情况,实施配额许可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以磷产品为例,曾经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但是国家通过实施加征出口关税后,国际市场的价格被拉升,整个行业从中受益。
宏观调控必然会牺牲一些企业的利益,但如何能够将企业损失减到最少,可能是一些政府部门下一步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