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产品 | 手机浏览 | RSS订阅
世界金属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有色 » 贵金属 » 贵金属动态 » 正文

1月29日中国黄金市场前景广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24-11-28  作者:xiaowan
随着中国黄金市场的开放,黄金的投资价值逐渐显现。未来中国经济仍将高速增长,物价上涨不可避免,黄金保值增值的功能将是其他资产无法比拟的。
尹芙蓉说,现在中国黄金市场几乎集中了国际黄金市场发展初期的一切原始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内黄金市场更多地属于现货主导型市场;整个黄金市场的管理体制及法律法规仍显欠缺;国内黄金企业缺乏黄金风险管理机制,国内金商大多满足于追求超额利润;国内国际金价严重脱节,价格机制不健全。但她指出,在诸多问题的背后是一个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市场。2005年,全国消费黄金241吨,居世界第三位;黄金产量超过224吨,名列全球第四。但中国人均黄金拥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个人黄金投资领域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按照国际经验,黄金市场开放初期需求量增长很快,随后会持平甚至有所降低。但尹芙蓉说,中国黄金市场的情况却不尽然。从1996年到2004年,中国黄金投资消费总需求不增反降,消费需求大致稳定,投资需求规模并未飞速扩张。她分析,这是因为中国黄金及贵金属市场机构参与比例小,国人更多地将黄金用于首饰类消费,投资消费低位徘徊。中国黄金投资集中在沿海等少数发达地区,黄金投资理念并未普及。这些因素共同阻碍了中国黄金投资市场规模的扩大。
黄金从现货过渡到期货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离不开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改革的深化。目前,中国的黄金市场不论是在交易所成交的价格,还是民间的黄金销售价格,都在逐渐与国际黄金市场接轨。但市场没有合理的对冲工具,致使黄金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由此引发的矛盾使机构投资者不敢贸然入场交易黄金,因为此时的黄金市场只是单向交易市场。如果把黄金放入资产组合,因流动性和对冲策略有限,而使其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引入黄金配套的相关衍生品已迫在眉睫。而中国黄金行业上游企业过度依赖黄金价格,缺乏合理的对冲机制,也将严重制约中国黄金企业的发展。
尹芙蓉认为,随着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金融衍生化进程,黄金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交易模式走向金融衍生化模式。一味回避金融衍生化进程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黑市交易盛行,市场信用危机泛滥,严重损害投资者的权益。国内可借鉴伦敦场外交易市场或纽约标准化产品的场内交易模式。现阶段中国黄金基础交易数量较小,上述场外元素缺乏。因此,引入纽约商品交易所这种标准化交易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在黄金配套产品的研发上,应鼓励商业银行和大金商积极寻找场外黄金产品创新,给市场提供多元化的黄金投资工具。同时,可以考虑引入产金企业与银行间的黄金借货业务,用金企业与产金企业间的远期非标准化合约交易,机构与机构间的掉期交易,以及个人与机构间的黄金期权交易。
中国低水平的人均黄金持有量和消费量与浓厚的黄金情结的矛盾在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发展速度面前显得更为突出。黄金巨大的消费量及消费潜力的背后是巨大的投资市场。尹芙蓉乐观预计,未来10年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黄金消费市场;再过15年到20年,中国黄金投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世界第二。更大胆的预测是中国将与英国、美国并称为世界黄金交易的三大市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worldmetal.cn/ys/show-116483-1.html

[ 有色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相关分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