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没有得到(证监会的)回复。"8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金交所)人士如此回答本报关于推出黄金期货的申请事宜。
4月份,金交所即向央行提交有关开展黄金期货业务的申请,顺利获批后转至证监会。
众所周知,黄金期货"诞生地"之争在金交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之间一直很是激烈。金交所高调宣称其近期工作重点首推黄金期货,而上期所也表示,正在研究推出黄金、白银期货合约的可行性,准备在条件成熟后推出黄金期货合约。
有消息显示,上期所已悄然完成黄金期货交易规则设计,已向证监会提出申请。
时至今日,均无明确回复。黄金期货不免有"难产"之说。
"需要央行和证监会两个部门协调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8月17日,业内人士在"中国黄金期货市场专家研讨会"表示。
诞生地之争
黄金期货因其有黄金与期货两个属性,分属央行和证监会监管,在分业管理业态下,黄金期货的诞生地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首先是法规方面的界定。
"黄金期货作为一个期货品种应该遵从《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期货交易应在期交所交易,投资者必须通过期货公司进行交易。"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祝合良表示。
然而,黄金并非普通商品,它具有储备、支付结算等金融货币功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了人民银行对黄金市场的监管权、检查权、处罚权。因此黄金期货落户金交所也顺理成章。
其次是两个市场的经验角力。
上期所现有沪铜、沪铝等多个交易品种,今后还会有更多的金属期货品种推出。其丰富的期货市场运作、管理经验以及风险控制能力,使其推出黄金期货驾轻就熟,能迅速形成相对成熟的投资市场。
而金交所的"准黄金期货"Au(T+D)现货黄金延迟交易模式已运行两年,在交易、仓储、交割、清算、风险控制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据悉,此次对期货交易系统的调试即是借助Au(T+D)业务模式。
"交易系统不是关键因素,最主要是从业者素质。"金交所会员北京高德颐合金银制品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卫星表示,金交所会员主要是黄金产销企业,他们没有期货从业经验,也不具备从业资格,甚至连期货的运行规律都不懂,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的确,期货是高风险的金融投资工具,具有资金杠杆放大功能,所以期货交易对监管体系、交易所会员资质、交易参与者都有很高要求,"3·27"国债期货事件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中国期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经过多次整顿、化解金融风险后,建立了一套相对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拥有了一批经过市场洗礼的期货公司。"张卫星表示,从风险控制角度看,任何期货品种的推出都收必然离不开这个参与核心。
强强联合?
"现有会员单位难以适应期货交易改造,是金交所的最大劣势。改造的技术难度、不同会员之间利益关系的摆布、法律法规的修改等,难度远大于当前黄交所电子交易硬件系统的建设。"张卫星说。
在他看来,黄金期货设在上期所的优势明显,能迅速开办出合法合规的、各项制度与市场环境都合格的黄金期货,相关技术改造成本与投入最小,同时能广泛扩大黄金市场的参与者和参与金额,还能提高黄金现货交割量,活跃整个黄金市场。
同时,上期所现货交割等方面的瓶颈也较容易解决。
"两个交易所可以进行很好的合作。"张卫星建议,金交所可以作为上期所特殊会员,承担其现货交割业务。而金交所会员单位的期货套保和自营业务通过特殊会员金交所在上期所完成。
金交所还可以完善其"准期货"Au(T+D)现货延迟交易业务。该业务是没有期货之名而有期货之实的业务模式。
"这样,中国就有两个官方提供的黄金衍生品投资工具:Au(T+D)和黄金期货合约。两个类似的交易品种能产生竞争机制,就如同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竞争一样,既能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实惠,又促进整体市场做大做强。"张卫星说。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避免了金交所开办黄金期货后的市场监管问题:很难设想数量众多、金融知识与技能参差不齐的矿山、首饰企业、商业银行、贸易公司等能在短时间内都变成合格的期货经纪公司。难道他们能接受证监会监管?
"如果这些繁杂问题都得不到解决,单单游离在证监会之外设立一个’黄金期货’,恐怕产生的问题会比解决的问题更多。"张卫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