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
声母:b
字头:铋,(,鉍,)
四笔号码:3744
注音:bì
摘要:bi
笔画:10画
部首画:05
部首:钅部
释义:金属元素,符号Bi。白色或粉红色,质软,不纯时性脆,熔点低,可制造低熔合金,用于电气安全保险装置。
部首查询:05钅部
铋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Bi,它的原子序数是83,是红白色的金属。
铋的化学性质与砷及锑类似。铋是最反磁性(又稱抗磁性)的金属,亦是除汞以外有最低热导率的金属。可用于制备易熔合金及与锡融合防止锡疫。
铋 (bismuth)
化 学 元 素 。 化 学 符 号 B i , 原 子 序 数 8 3 , 原 子 量208.98037,属周期系ⅤA 族 。古希腊和罗马就使用金属铋,用作盒和箱的底座。但直到1556年德意志G.阿格里科拉才在《 论金属 》 一书中提出了锑 和铋是 两 种独立 金属的 见解。1753 年英国 C.若弗鲁瓦和 T. 伯格曼确认铋是一种化学元素,定名为bismuth。铋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10-5% ,自然界中铋以单质和化合物两种状态存在,主要矿物有辉铋矿(Bi2S3)、泡铋矿( Bi2O3) 、菱铋矿(nBi2O3·mCO2·H2O)、铜铋矿(3Cu2S·4Bi2S3)、方铅铋矿(2PbS·Bi2S)。
铋是银白色金属 ,性脆,熔点271.3℃ ,沸点 1560℃,密度9.8 克/厘米3 , 导电和导热性都较差 。铋在凝固时体积增大,膨胀率为 3.3% 。室温下,铋不与氧气或水反应 ,加热到熔点以上时能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铋,铋在红热时也可与硫、卤素化合。铋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如盐酸),但能溶于硫酸和硝酸。铋的氧化态为-3、+3、+5,其中+5价化合物NaBiO5(铋酸钠)是强氧化剂,在分析化学中用于检测Mn。铋的硒化物和碲化物具有半导体性质。
金属铋用碳还原三氧化二铋制得,可用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制得高纯铋。铋主要用于制造易熔合金,熔点范围是47~262℃,最常用的是铋同铅、锡 、锑 、铟等金属组成的合金,用于消防装置、自动喷水器、锅炉的安全塞,铋合金具有凝固时不收缩的特性,用于铸造印刷铅字和高精度铸型。碳酸氧铋和硝酸氧铋用于治疗皮肤损伤和肠胃病。
补充
元素名称:铋
元素原子量:209.0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日夫鲁瓦(Geoffroy) 发现年代:1757年
发现过程:
1737年赫罗特(Hellot)用火法分析钴矿时曾获得一小块样品,但不知何物。1757年法国人日夫鲁瓦(Geoffroy)经分析研究,确定为新元素。
元素描述:
第一电离能7.289电子伏特。密度9.8克/厘米3。熔点271.4℃,沸点1560±5℃。银白色或微红色而由金属光泽的晶体。化合价+1、+3和+5。常温时,在空气中稳定;赤热时,即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生成三氧化二铋。加热时能与溴、碘化合;铋粉在氯气内着火。溶于王水和浓硝酸。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即使浓硫酸和浓盐酸,也只是在共热时才稍有反应。不溶于水。
元素来源:
铋在自然界中以游离金属和矿物的形式存在。矿物有辉铋矿、铋华等。由矿物经煅烧后成三氧化二铋,再与碳共热还原而获得。
元素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低熔点合金(熔点在45℃以上,100℃以下),在消防和电气工业上,用作自动灭火系统和电器保险丝、焊锡。在过去的150年里,铋的化合物被应用在医疗领域。铋用在x光片和扫描仪上,最近它还用于替代铅来制造短枪的弹药筒。
元素辅助资料:
铋在地壳中含量是不大的,但是它在自然界中有单质状态存在。铋在自然界中有硫化物的辉铋矿(Bi2S3)和氧化物氧化铋(Bi2O3),或称铋黄土,是由辉铋矿和其他含铋的硫化物氧化后形成的。由于铋的熔点低,因此用炭等可以将它从它的天然矿石中还原出来。所以铋早被古代人们取得,但由于铋性脆而硬,缺乏延展性,因而古代人们得到它后,没有找到它的应用,只是把它留在合金中。
铋是由阿格里科拉首先明确它是一种金属的。铋的拉丁名称bismuthum和元素符号来自德文weisse masse(白色物质),但是金属铋并非银白色,而是粉红色。
由于铋的熔点低(271℃),很早就被用来制作易熔合金。含铋的易熔合金被广泛应用于防火、防电设备以及一些蒸汽锅炉的安全塞上,一旦发生火灾时,一些水管的活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