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是最古老的金属。人类认识铜、应用铜的历史非常悠久。一万年前古埃及和西亚人用铜制作装蚀品已见诸众多考古资料。我们的祖先在四千年前就进入青铜时代,用铜及铜合金在制造生活器皿、钱币、工具和武器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铜的化学稳定性强,耐腐蚀,它的导热性能居所有金属之首,导电性能仅次于贵金属银,因此铜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力、建筑、汽车、通讯、家用电器及电脑等等工业部门。
科学在进步,世界在发展,铜消费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消除在铜应用和消费中的过时的和认识上的误区,推动铜应用的发展,使铜的优良性能更多地被人们所利用,以下就是针对铜消费观念的一点评说。
缺铜观念:
铜是优良的金属材料,但我国铜矿的品位低、大矿少,可利用的资源少。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可认为是一个“缺铜国家”。以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铜应该用在关键的地方、高级的地方、重要的地方,不宜用在一般的用途,更不宜推广使用。
我国的确是一个铜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而铜又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正因为如此,解放初期,铜的进口受到封锁和禁运。对紧缺而又受到禁运的铜,国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使用政策,“以铝代铜”就是当时迫于环境制定的政策,也是很自然的。新中国成立以前,一些高级的建筑是采用铜水管的,后来被禁止使用了。例如电线应该用铜质电线,当却转为大量地使用铝线替代铜线,尽管会产生一些不良效果,但在当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时代变化,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国际形势朝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世界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通过贸易方式使生产的全球化和资源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就是产品要面向全国和世界,同时国外的产品也为我们所用;资源全球化就是地球资源共享。地球的铜资源非常丰富,约占地壳的0.06%,已探明的铜资源至少可供全世界使用250年以上,更多的铜资源还在勘探之中。
铜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但不能因此限制铜的使用。特别是在和平环境下,一些发达国家针对紧缺的战略物资,采取“先人后己”的策略,即“先用人家的,后用自己的”。铜与其它消耗性资源不一样,它的回收率高达99%以上,可反复回收使用。正因为如此,推广用铜后,就等于“存铜于民”、“藏铜于民”,今后如果将这些铜拿来再生使用,这等于有了一个最好的铜战略储备库。既可使民众在和平时期享受铜制产品的高品质生活,还不需国家花费巨资进行战略准备。
综上所述,正因为我国铜资源相对贫乏,就应该广泛使用铜;正因为铜是战略物资,更应该积极推广铜的应用。我们应该打破国界,树立资源全球化的观点,改变缺铜观念,积极推广铜的应用,让铜的优良性能造福于民。
贵的观念:
铜的性能非常优越,但价格贵一般难以承受,这是一个较普遍的观念。相对而言,铜的价格的确比钢贵,但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贵很多。其实在考虑价格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性能价格比”的全面观点,既要考虑材料的售价,还要考虑材料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这样才是全面和科学的衡量方式。
如果说“铜比钢‘便宜’”,这似乎是使人难以置信的,但许多应用实例进行的全面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确实如此。以建筑用铜水管和镀锌钢管的例子进行对比分析,铜管的价格约为同直径、同长度的镀锌钢管的2-3倍,铜的确比钢贵。但铜的塑性好、耐腐蚀性强,铜管壁厚可以做成为钢管壁厚的二分之一或更薄;由于铜管的内表面光洁度高,不会产生腐蚀物和结垢,水的流动阻力小,因此,在同样的水压和流量下就可以选用较小直径的铜管;两者叠加,铜管的价格就和钢管的价格相差无几了。
据有关设计院测算:同类型建筑中铜水管的总价(包括配件、安装等)约为镀锌钢管的2.3倍,为PP-R塑料管的1.22倍,如选用不锈钢管则为铜管的1.32倍。另外,还有许多与预算无关即各种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的因素。例如北京的协和医院、上海的国际饭店、瑞金宾馆……使用了80年左右的铜水管仍然完好无损。如用镀锌铁管在使用5-10年后就需要更换,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易堵塞和锈蚀并产生二次污染,这些都会给使用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负担。而铜管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这些问题,而且可免维修、寿命长,还能抑制有关细菌的生长。正因为如此,国外在建筑领域里早就广泛使用铜水管,英国铜水管的使用比例高达95%,美国为85%,香港也达到80%,而我国目前仅为5-6%。
贵与便宜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贵的概念会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高而淡化和转变的。比如在20年前,普通百姓可能认为空调是生活的奢侈品,而如今城市空调早已经普及。这就证明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价格会逐步地变成次要的考虑,生活品质将是永远的主题。
我们应该以与时俱进的意识,全面辨证的观点,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充分估计到人类对生活品质提高的要求,利用铜的优秀性能来为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