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矿产:安徽矿产资源概况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东经114度52分--119度39分与北纬29度23分--34度39分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六省接壤。 兼跨长江、淮河。现辖6地区、19市、59县。有汉、回、畲等民族,人口共56l8万人。包括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地、皖中平原(包括巢湖平原,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皖南山地(黄山、九华山等)。名山有黄山(光明顶)l841米,九华山(十王峰)1342米。
矿产资源
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建国后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
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
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除铬之外,其余4种均有探明工业储量。其中铁矿保有储量30亿吨,居全国第5位。
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钼、钴、锑、铝、镍、锡,钦、镁等。其中的铜、铅、锌、钴、钨、钼、锑已有探明工业储量。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
贵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铂族(铂、钯、锇、钉、铑、铱)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只有金、银2种。金矿保有储量150吨(含伴生金),居全国第10位。
各地矿产:青海省矿产资源概况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里。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故称青海省,简称“青”。全省平均海拨在3000米以上,地理上按地区可划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大,以日月山为分界线,日月山以西是牧业区,共69万平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6%;日月山发东是农业区,共3万平方公里,占全面积的4%。
矿产资源
青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发现的矿产地超过1500处,共有矿种125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8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以下几种资源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
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的73.1%;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3种的68.6%。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按矿产类型分:燃料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42种,非金属矿产有56种,水气矿产有3种。
各地矿产:我国煤炭资源概况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1、 中国能源开发状况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主要能源的开发深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石油和煤炭的开发更是远高于平均水平。
表1 中国主要能源探明贮量(1999)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贮量 3.3Bt 114.5Bt 1.31Tm?
占世界贮量比 2.30% 11.60% 0.90%
贮量/产量 20.6 110 55
全球贮量/产量值 41 230 61.9
资料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
从1995年到199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逐年下降,能源消费也逐年下降。从我国能源生产的总量及构成来看,煤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石油的比例有所上升(见图1),但是总体的能源供给结构保持稳定。在1999年之前,我国煤炭的生产一直占整个能源生产总量的70%以上,而石油所占比例不到20%,天然气和水电二者之和所占比例还不到10%。1999年以后,煤炭生产的比例有所下降,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采用总量控制、关井压产政策进行调控的结果。
2、我国煤炭行业运行状况
我国1996年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是第一产煤大国。其中,生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占用可采储量的比例仅为27%,尚未利用的占73%。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无烟煤比例较大,其中烟煤储量最高占总量的75%。
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西部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区发展比较滞后,运输也不便利;东部较少,但市场需求大,运输条件比较好;北部资源集中;南部分散且较少,而需求较大;因此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左右。
近几年来,煤炭行业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随之急剧下滑,然后缓慢回升的曲折过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特别是1984年以后,国有重点煤矿亏损额增长,到1992年高达57.5亿元,重点煤炭企业亏损面在90%以上。1992年之后国家逐步放开煤价,亏损开始减少。“九五”初期的1996和1997年是煤炭行业、国有煤炭企业效益最好的年头。由于煤炭市场红火,煤价不断小幅度上升,1997年煤炭全行业实现了总体扭亏。进入1998年之后,煤炭市场开始严重供大于求,煤矿企业大量库存积压,价格逐月逐季回落,煤炭行业经济形势急剧恶化。按照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要求,新组建的国家煤炭工业局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各重点煤矿财政、人事等全部移交地方。这一举措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隶属关系的变更对行业效益滑坡客观上确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几乎所有在1997年已经实现扭亏的煤炭企业,都重新退回到了亏损行列。
1999年通过开展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和强化内部管理,遏制住了经济效益继续恶化的势头,亏损额控制在国家37.1亿元的补贴之内。进入2000年之后,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煤炭行业关井压产和总量控制初见成效,大批非法和布局不合理小煤矿被取缔关闭,退出煤炭生产和销售领域,总供给与总需求渐趋平衡,国有重点煤矿的产量有所回升,全国范围的煤炭价格出现小幅度恢复性增长。大部分煤炭企业开始出现销售收入增加、亏损额下降的局面。2000年煤炭总产量为9.98亿吨,比最高时的1996年下降了27%,但仍是世界最高的。
煤炭的基础性地位还体现在,与其他能源相比,煤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所有石化能源相比,煤炭是最便宜的一种能源,同等的发热量,用煤的成本只相当于用油的30%,天然气的40%。专家预测到2010年,使用石油、天然气的成本将是煤炭的8倍,甚至更高。依靠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来解决中国能源问题的设想,是不实际的。
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和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性,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在最近完成的《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20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到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
“九五”期间,煤炭工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战略的确立和先进开采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煤炭工业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矿井及采煤工作面。国家安排煤炭企业技改投资50亿元,重点对矿井、选煤厂和劣质煤电厂等154个工程进行技术改造。2000年与1995年相比,国有重点煤矿全员效率由每工1.8吨提高到2.5吨;采煤机械化程度由72%提高到75%。目前,已建成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并有一批高效高产在建矿井正在加紧建设(见表2)。高产高效矿井的建成将有效提高煤炭行业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效率指标,也将使得煤炭工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表2 加快建设在建矿井
地区 在建矿井数 在建能力(万吨)
华北地区 11 3690
东北地区 7 1535
华东地区 5 940
中南地区 1 240
西南地区 1 180
西北地区 1 150
合计 26 6735
资料来源:根据有关会议资料整理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有可能转化成为新型洁净能源,减少开发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最近十多年来洁净煤技术产生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已经研究出脱硫、脱氮、除尘以及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使煤炭的应用基本上能够达到环保要求,从而树立起全新的形象。此外,煤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正在逐步摆脱单纯的一次性能源形象。在煤化工方面,目前已经可以从煤炭中提炼出硅、焦油、苯等上百种化工产品。煤炭液化和“煤变油”技术的开发,使煤炭改变了其原始的固体形态,使用领域相当广阔。煤炭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远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煤炭生产成本正在并将继续降低;洁净煤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这些都将使煤炭成为廉价、洁净、可靠的能源。
近年国有煤炭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国有煤炭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制改革全面展开,94户原中央财政企业中,已有35户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多家煤炭企业在境内、境外上市。到2000年底,国有煤炭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开始实施,已批准65个关闭破产项目,其中已实施11个,进入破产法律程序33个。原则确定了对62户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债转股,到2000年末,已实施39户,金额392亿元。
依法取缔非法开采和关闭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取得阶段性成果。1998年底,国务院决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到2000年底,全国已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4.7万处、压产3.5亿吨,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小煤矿随意布点、越层越界、乱采滥挖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办矿秩序和生产经营秩序趋于好转。
各地矿产:镇江矿产资源概况
镇江是全省重要矿产地之一。全市已知矿种近30种,其中探明矿产储量的有10种。镇江矿产资源有两大优势:一是金属矿床虽属中小型,但品位高,共生、伴生元素多;二是非金属矿床资源丰富,有些矿产在全省内外都占重要地位。
铁矿主要分布于润州区的韦岗,丹徒区的凤山,句容的下蜀,市区的象山、九华山等地也有发现。韦岗铁矿为中型矽卡岩型矿床,含量达2000余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平均品位在40%以上,埋于地表及浅部,与铁伴生的铜、硫、钛、镍等,可综合利用。铜矿主要分布于句容西北部宝华乡一带,安基山铜矿为一中型矽卡岩型、斑岩型铜矿床,主要有用矿物为黄铜矿,并有闪锌矿、辉钼矿、黄铁矿等,矿床埋藏在中深部,矿石品位中等,伴生矿有金、银等。钼矿分布于句容北部,铜山钼铜矿位于句容仓头,为一中型钼铜矿床,属矽卡岩型,以钼为主,铜也较多,矿石品位中等。埋藏于地表浅部。钨矿主要见于谏壁镇东南,为一中型钨钼矿,埋藏于地表浅部,主要有用矿物有钨矿,辉钼矿也占相当比重,矿石品位中等偏低,伴生矿有铅、锌、铁、铜等。
石灰石矿主要分布于句容、丹徒及润州区韦岗南部一带,其中船山石灰石矿是江苏省最大的石灰石矿,储量达2-3亿吨,氧化钙含量54.9%,为优质炼钢熔剂;矽锅顶石灰石矿位于句容的大卓、黄梅、亭子乡间,也是一大型 石灰石矿,矿石质量优,大部分可作熔剂灰岩、水泥灰岩。膨润土矿位于句容郭庄的甲山。属火山沿积型矿床,埋藏于地表浅部,矿石质量好,是一种保温吸音,探明含量在1.5亿吨以上,居全省前列。珍珠岩分布于丹徒?山西北部,也是一种轻质、高效隔热保温吸音的建筑,探明储量950万吨,是省内已知的唯一矿区。煤矿分布于句容东昌到丹阳导墅一线及十里长山、黄山、雩山、湾山等地,其中小力山、伏牛山、东风、湾山、古洞等矿地质储量较多,但经多年开采已近枯竭。白云石主要分布于句容仑山和市区谏壁附近,仑山、青龙山两白云石矿均为大型矿床,粮山白云石矿为中型矿床,矿石质优,均可为炼钢优质熔剂。石膏在市区中山西路及九华山一带均有分布,主要为硬石膏,矿体产于青龙群地层中,矿层最厚达数百米。1991年在丹徒区荣炳地区孔深932米至1068米处勘探到厚度为103米的岩盐矿,估计储量达11亿吨以上。
镇江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硅石、岩盐、膨润土、建筑石料等。尤其是建材矿产,分布面广,含量大,品种也较齐全,是我省4大建材矿产基地之一。膨润土探明含量位居全省第一。
本市有色金属矿有铜、铅、锌、钼、钨等5种。发现矿产地16处,其中中型1处、小型5处、矿点10处。铜探明储量3.4299万吨,保有储量0.577万吨;铅探明储量3.03万吨;锌探明储量8.30万吨;钼探明储量3.68389万吨,保有储量0.19万吨;钨探明含量为0.36万吨。
各地矿产:山西省矿产资源概况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早以"煤乡"之称闻名中外;山西,是矿产资源资源大省,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矿业及相关原材料加工制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矿业经济是山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17种(金属矿产28种,非金属矿产82种,能源矿产4种,水气矿产3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产62种,矿产储量总潜在价值约13.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与全国同类矿产相比,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33种,其中煤、铝土矿、镓矿、耐火粘土、沸石等矿产居全国首位。
我省探明储量的矿产中,具有资源优势,并在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煤、煤层气、铝土矿、金红石(钛矿)、铁矿、铜矿、镓矿、耐火粘土、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石膏、芒硝、硫铁矿等13种,同时,锰、银、金、石墨、膨润土、珍珠岩、沸石、冶金用白云岩、花岗石等9种矿产也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山西矿产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总资源储量2681.62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702.87万吨,占26.21%;基础储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3.54%;其余1513.99亿吨均属可研程度低的资源量(包括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种铝土矿,总资源储量为9.89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0.99亿吨;基础储量为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三者占铝土矿总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03%、10.84%、89.16%;铁矿总资源储量为38.97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4.81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为33.48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85.92%。
我省矿产资源有以下特征:
--分布广泛。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分布十分广泛,其中2000米以浅的含煤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6%;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白云岩等蕴藏量丰富,厚度大,出露面积达2.34万平方公里。
--相对集中。占全省90%以上的铁矿资源储量分布在五台山区和吕梁山区;石膏均分布在北纬38°以南的太原--襄汾和潞城一带;占全省95%以上的铜矿储量集中分布在中条山区;芒硝、镁盐和盐矿全部分布在运城盐湖;锰、石墨、银、膨润土、沸石、珍珠岩等矿产分布在晋北阳高、灵丘、大同、浑源一带。
--矿石工业类型较全,贫矿多富矿少。煤的种类从褐煤到无烟煤都有;耐火粘土有高铝粘土、硬质粘土、半软质粘土和软质粘土四种类型;石灰岩有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等类型。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如铁矿中富矿储量仅占6.44%,富铜矿占13.86%,高铝硅比的铝土矿占12.89%,石膏、硫铁矿无Ⅰ级品矿石等。
--共伴生矿多。以铝土矿为主的本溪组含矿岩系中,伴生有铌、钪、镓等稀有、稀土金属,并与耐火粘土、铁钒土、山西式铁矿共生;在含煤地层中共生有煤层气、硫铁矿、高岭岩、软质粘土;许多的内生矿产中常伴有多种组份可综合回收利用,如中条山铜矿中伴生有钴、钼、金、银、硫、灵丘县刁泉矿区为铁、铜、金、银综合矿床,小青沟一带是银、锰、铅、锌综合矿床等。
--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许多重要矿床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规模较大。许多非金属矿床均适宜露天开采。
山西主要的优势矿产资源有煤炭、铝土矿、铁矿及非金属矿;煤炭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巨大,分布集中,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从气煤--无烟煤均有,著名的晋城"兰花炭"早已闻名海内外。炼焦用煤占全国的56.5%,无烟煤占全国的43.06%。离柳-乡宁优质炼焦煤、晋城-阳城优质无烟煤、大同侏罗系的优质动力煤早已被原国家计委列为我国稀缺矿种;铝土矿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优势资源,分布广且集中,仅埋深在400米以上的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截止1999年底,保有储量9.89亿吨,占全国的41.57%,储量位居全国之冠;其它如铜矿、铁矿、金矿及许多重要的非金属资源也都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全省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具有资源优势并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煤、铝土矿、铁矿、铜矿、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硅石、含钾岩石、炼镁用白云岩、花岗岩、沸石等矿产也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媒体报到较多的山西的煤层气、金红石(钛矿)也越来越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各地矿产:中国矿产资源概况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人均占有量较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截至1998年底中国已发现171种矿产,占世界发现矿种的绝大部分。探明有资源总量的矿种有155种。
其中: 能源矿产 8种
金属矿产 54种
非金属矿产 90种
水气矿产 3种
钨、锡、钼、锑、稀土、萤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铀、铁、锰、铬、铜、铝土矿、金、银、硫、钾盐等矿产的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较低 。
根据预测,中国石油、富铁、富锰、铜、铬、钾等矿产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难以满足需求。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如下: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铁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铜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东。铅锌矿遍布全国;钨、锡、钼、锑、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金银矿分布在全国,台湾也有重要产地,磷矿以华南为主。
各地矿产:湖南矿产资源概况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 简称"湘"。湖南素称"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 是我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湖南地处东经108°47′-114°45′, 北纬24°39′-30°28′之间, 东邻江西, 西接贵州、四川,南靠广东、广西、北连湖北。东西最宽667公里,南北最长774公里, 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北面为洞庭湖, 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矿产资源
湖南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业比较发达,特别是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有全国占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截至1997年止,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1种,止全国已发现矿产(168种)的83.83%,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94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种的61.43%,共发现各类矿床、矿点6000余处,探明矿产地1534处,其中大型矿床92处,中型矿床174处,小型矿床1268处。已探明的钨、铋、海泡石粘土、陶粒页岩、普通萤石、隐晶质石墨、玻璃用白云岩、石榴子石、铌(褐钇铌矿)、钽(细晶石矿物)、轻稀土矿(独居石矿物)等11个矿种的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石煤、锰、钒、锑、铷、碲、重晶石、玻璃用砂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铯、锂、铌(铌钶铁矿矿物)、钽(Ta2O5)、冶金砂岩、砷、金刚石、芒硝、水泥配料用泥岩等10种矿产列全国第三位;锡、锌、钛(金红石矿物)、铼、磷、石膏、铸石辉绿岩、蚀面用辉长岩等8种矿产列全国第四位;汞、重稀土(磷钇矿矿物)、硼、长石等4种矿产列全国第五位。居全国前五位的矿产共41种,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66种,其中钨、铋、锑、钒、锡、隐晶质石墨、重晶石等矿产在全世界具有重要地位。
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广且相对集中是湖南矿产资源的重大特色。其中,钨、铋居全国榜首,并且有很好的找矿前景,资源和产品除满足本省需要外,还可供应外省和出口;锡、锑、汞、铅、锌位居全国前列,并且尚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锡以砂矿为主,钼与铜、铝共(伴)生。
湖南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硫、重晶石、岩盐、芒硝、硼、砷、石墨、海泡石、金刚石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各地矿产:江苏省矿产资源概况
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州,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跨长江下游两岸,东濒黄海,有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西北连安徽、山东,有低山丘陵错落,东南与浙江、上海毗邻。
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有苏南平原、江淮平原、黄淮平原和东部滨海平原组成,其中点缀着中国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
矿产资源
江苏省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品种较多,已发现的有120种。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非金属矿产有硫、磷、钠盐、水晶、兰晶石、蓝宝石、金刚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陶瓷粘土;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银、金、锶、锰等。粘土类矿产、建材类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和特种用途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料的优势,其中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保温材料粘土、水泥用辉绿岩、水泥混合材料用闪长玢岩等6种矿产的保有储藏量列全国第一位。
各地矿产:广东矿产资源概况
广东省简称粤,南濒南海,北靠南岭,与湖南、江西省相邻,西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连福建省,气候温和,山河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全省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人,是中国大陆最南的省份和人口较多较稠密的省份之一,主要民族有汉、壮、苗、瑶、回、满、畲等,也是我国华侨最多的省份。
矿产资源
广东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我国已发现的矿产162种、探明储量的148种中,广东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9种,产地1400多处。其中大型矿产约占10%,中型20%,小型70%;固体矿产探明储量规模达到大中型者有300多处。广东矿产储量占全国前五位的有34种,其中占第一位的有高岭土、泥炭、冶金用脉石英、水泥用粗面岩、锗、碲等;占第二位的有铅、铋、银、油页岩、玻璃用砂等;占第三位的有锡、铌、钽、硒、冰洲石、玉石等;占第四和第五位的有硫铁矿、压电水晶、陶瓷土、稀土、锌、汞等;富铁矿、钨矿、铀矿、砂钛矿和金矿在全国亦占重要位置。近年来广东的金、银等矿产勘查工作成绩显著,已探明有我国所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银矿床,优质高岭土、硅灰石、澎润土、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以及海上石油、天然气等的勘查评价也获重大进展,极具开发前景。
各地矿产:贵州矿产资源概况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简称黔、贵。北邻四川,西连云南,南接广西,东接湖南,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距沿海港口较近的内陆省区。东西长570 公里,南北宽510公里,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丘陵占10%,盆地和河谷平原占3%。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山峦起伏,自然景观奇特,风光秀丽,气候宜人1990年人口3239.1066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31.48%。辖4地区、3自治州、2地级市、7县级市、59县、11自治县、3县级特区。
矿产资源
贵州是中国自然资源富绕的省份。尤以能源、矿产、生物资源最具优势,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丰富的水能和煤炭资源使贵州能源工业具有水煤并举、水火互济的特点,为其进一步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之一,已发现的矿产有110种以上,其中76种程度不同地探明了储量。有4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排名中国前十位,列第一至第三位的有22种。其中煤、 磷、 汞、 铝土矿、 锰、锑、 金、 重晶石、 硫铁矿、水泥与砖瓦原料以及各种用途的白云岩、砂岩、石灰岩等优势明显,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储量丰富、组合良好的能源、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绚丽多姿的旅游资源,构成了贵州独特的资源优势,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贵州水力、煤炭资源丰富。全省煤炭保有储量507亿吨,远景储量2419亿吨,居全国第五位,为江南各省区之冠(煤炭储量大于江南各省区储量之和);煤质良好,煤种齐全,分布集中,有利于建设大中型矿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874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1635万千瓦。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电站规模适中,距负荷中心近,开发条件优越。水、煤兼备的能源资源格局,加上紧靠经济发达、能源短缺的华中华南地区的区位条件,使贵州成为中国南方适宜的能源供应基地。除煤炭外,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73种,其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27种。铝土矿保有储量3.96亿吨,居全国第二位,矿石质量优良;磷矿石品位高,保有储量26.3亿吨,其中一级品富磷矿5亿吨,居全国首位;汞矿、重晶石保有储量均居全国首位;稀土和镓保有储 量居全国第二位,锰矿、锑矿、碘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黄金、铅锌、硫铁矿、冰洲石、矿泉水等均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矿产资源大多集中在能源丰富、开发条件好的乌 江流域,这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理想配置,在全国是罕见的。
各地矿产:香港特别行政区资源概况
香港地处珠江口东侧、南海之滨,距广州约140千米。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附近岛屿。面积1092平方千米。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有亚洲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航空港。80年代后仅次于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主要远洋航线17条通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启德机场是东南亚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居世界航空货运之首。铁路有光久、京九2线联系港内外。名胜有太平山、海洋公园、宋城等。
各地矿产:台湾省矿产资源概况
台湾省简称台。位于我国东南海面上,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039万多。
台湾石油、金等矿产及水力资源丰富。六十年代起注重发展工业,现已形成以外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业经济。
台湾矿产自清代发现砂金后,经探勘、开挖的有:硫碘、煤、金、石油等
各地矿产:海南矿产资源概况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国最南边的一省,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相望。中部是山地、丘陵和台地,沿海是堆积平原。东北部由于沿海强风作用,沙地最宽达20-30公里,有些地方几条沙堤并列,形成特殊的沙堤一泻湖平原。沿海岸生长的珊瑚和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标志,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旅游价值。热带气候影响和构造条件的作用,使海南发育了良好的热带地貌面积3.4万平方千米。现辖5市、7县、7自治县。有汉、黎、苗、回等民族,共656万人。区域包括东北部台地平原("琼雷地台"的一部分),中南部山地丘陵(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南海西沙、中沙、南沙珊瑚岛群。
矿产资源
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约有90种。全国标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海南有67种,其中43种列入全国矿产储量。石碌铁矿储量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达68%,为全国第一。钛、锆、石英、蓝宝石、化肥灰岩储量居全国之首,天然气、油页岩储量居全国前列。
至1991年,在全国已探明了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已探明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57种(若按工业用途可分为65种);探明有各级储量规模的矿床126个(含大型地下水源地6处),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31个,小型矿床64个。
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贡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种。其中,以质优、品位高闻名国内外的石碌铁矿,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0%,最高品位达68%居全国第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场;钛矿储量占全国的70%;锆英石储量占全国60%。此外,黄金、水泥灰岩、花岗岩石材、矿泉水等亦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各地矿产:福建矿产资源概况
简称闽,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北纬28 ° 30′~28° 22′,东经115° 50′~120° 40′), 毗邻浙江 、江西 、广东 、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人口3150万。
矿产资源
福建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多元素矿藏116种,4800处矿床、矿点,大中型矿床100多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74种(含亚矿种为84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数的49%。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45种,水气矿产2种。探明储量居全国第1位的有叶腊石(寿山石)、型砂、标准砂;居第2位的有花岗石、压电水晶、明矾石、高岭土;居前5位的有石灰石、重晶石、萤石、钨等。清流的钨矿是世界大型斑岩型钨矿之一。
各地矿产:辽宁省矿产资源概况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和渤海。面积l5万多平方千米。辖28市,20县、10自治县。有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民族,共3946万人。主要河流有辽河、鸭绿江(中朝界河)、大凌河、太子河、浑河、绕阳河等。一月平均气温-15--5℃,七月(沿海八月)22-26℃。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
辽宁省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全省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部分支柱性矿产(如铁矿)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截至2000年底,在辽宁省境内共发现各类矿产资源110多种,全省有探明储量并纳入《辽宁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共70种;固体燃料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42种,矿产地668处,各类矿山企业6千余外个,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为1.06万亿元(不含石油、天然气、煤成气、铀、地热、地下水、矿泉水、玉石和含钾岩石等矿产)。保有储量在全国居首位的矿产有铁矿,红柱石,菱镁矿、熔剂灰岩、硼矿、金刚石、透闪石7种;居第二位的矿产有玉石、滑石、玻璃用石英岩;居第三位的矿产有油页岩、饰面用辉长岩、珍珠岩;居前五位的矿产还有石油、锰、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砂岩、硅灰石、水泥配料页岩、水泥肥料页岩、水泥大理岩。此外,天然气居全国的第七位,钼矿、耐火钻土、石煤居全国的第八位。
矿产资源
黑色金属及冶辅助原料矿产产地127处(按截至2000年底有保有储量的矿产地统计,下同),有铁、锰、红柱石、菱镁矿、普通莹石、熔剂灰岩、熔剂 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砂岩及耐火粘土共10种,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的 四分之一、菱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铁矿:辽宁是全国铁矿集中产地之一,产地70处,保有储量109.48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6.48吨,占总量52%。矿石类型以含铁石英岩(贫矿)为主,矿体厚度大、埋藏浅,适于大规模露天开采。主要集中分布于鞍山、辽阳及本溪地区、约占全省总储量90%以上。主要生产矿山有鞍山齐大山南采区、齐大山北采区、眼前山(眼前山区)、东鞍山、大孤山;本溪南芬、歪头山、北台;辽阳弓长岭一、二矿区等。
锰矿:主要分布于辽西朝阳瓦房子及凌源太平沟、均为贫锰矿石、产地3处保有储量3814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134万吨,占总量的30%。
菱镁矿:主要分布于海城--营口一带,产地11处,保有储量25.6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1.2亿吨,占总量44%。
熔剂用灰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本溪地区,产地10处,保有储量14.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8.8亿吨,占总量61%。
冶金用白云岩:产地7处,保有储量5.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7亿吨,占总量的87%。
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
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地148处,是全国有色金属重要产地之一。
铜:产地18处,保有储量铜27.0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2.8万吨,占总量的32%。
铅:产地20处,保有储量铅31.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7.7万吨,占总量的24%。
锌:产地22处,保有储量锌95.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0.4万吨,占总量的32%。
钼:产地8处,保有储量钼27.6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0.0万吨,占总量的36%。
金:分布遍及全省,相对集中于丹东、抚顺、阜新及朝阳等地区。岩金、砂金 、伴生金共55处。大多数产地已开发利用,主要生产矿山有五龙、四道沟、白云 、二道沟、新甸、柏杖子、红透山等。
银:产地11处,主要生产矿山有红透山及八家子等。
能源矿产
石油、天然气: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0.6亿吨、天然气21.9亿立方米。
煤:产地(井田)144处,保有储量60.2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3.9亿吨,占总量85%。
全省煤矿产地主要分布于沈阳、铁岭、抚顺、阜新、北票、锦州、朝阳等地区。省内煤种以气煤、长焰煤及长褐煤为主。
油页岩:产地3处,主要集中分布在抚顺,全省保有储量36.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32.8亿吨,占总量90%。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34种,产地160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全省有探明储量的矿产为硼,硫铁矿、电石灰岩、含钾砂页岩、砷、磷、泥炭、金刚石、石墨、水晶、硅灰石、滑石、云母、长石、玉石、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饰面石材、高岭土、陶瓷土、膨润土、珍珠岩、沸石、透闪石等共三十多种,其中硼,金刚石、滑石、玉石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硼:集中分布于凤城、宽甸、大石桥一带。产地18处,保有储量B2O3为261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569万吨。主要矿石类型为硼镁石及硼镁铁矿。主要生产矿山有杨木杆、二人沟、栾家沟、后仙峪等。
硫铁矿:产地10处(不含伴生硫产地),保有矿石储量3908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467万吨。
水泥灰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太子河流域,产地39处,保有储量19.6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2.7亿吨,主要生产矿山有周水子南山、周水子玉山、福金沟、火连寨、牛毛岭、下富尔沟、小屯、双庙子等。
金刚石:集中分布于瓦房店一带,原生金刚石产地6处、金刚石砂矿3处,保有储量金刚石2000千克。
玉石:保有储量8.3万吨,累计消耗储量占累计总储量95%以上。
膨润土:分布于黑山、凌源、建平及法库一带,产地4处,保有储量539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349万吨。
饰面用石材:主要有饰面用辉长岩、饰面用大理岩等。
玻璃原料:主要有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白云岩、玻璃用砂等。其中玻璃用石英岩产地7处,保有储量2.6亿吨;玻璃用砂3处,保有储量1782万吨。
各地矿产:内蒙古矿产资源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处于著名的蒙古高原东南部,大多数地方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从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
内蒙古是我国的矿产大省,特别是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为更好地发挥矿产资源优势 ,创造良好的矿业环境,从1996年起,自治区15个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依 法对全区矿业秩序进行综合治理。整顿中,有关单位自上而下开展了声势浩大、 形式多样的矿业法规宣传活动。主管部门则根据全区784个大小矿产地的开发 现状,分别以黄金、煤炭、稀土等热点矿种为突破口,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的原则,加大了依法行政的力度,并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检查验收。
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目前,世界上已查明的140多种矿产中,现已发现矿产种类128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6种,探明储量的78种,22种列前3位,7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煤炭处于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极其丰富。现已查明含煤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40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25%以上,居全国第二位。预测储量12000亿吨,仅次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依克昭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和哲里木盟等地区煤的储量最为集中,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鄂尔多斯煤田已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0,居内蒙古及全国之首。内蒙古大部分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厚度大,埋藏浅,便于开采。该区煤的品种也比较齐全,特别是依克昭盟东胜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盟的无烟煤著称于世。据初步测算,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潜在价值为11.2万亿元,居各种资源之首。内蒙古的铌金属储量约190多万吨,芒硝储量、天然碱储量、硫铁矿、稀土氧化物储量居全国第一,包头地区的白云鄂博以铁、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藏驰名,是内蒙古最大的铁矿,它的稀土储量比世界其他各国已探明储量的总和还多好几倍。此外,内蒙古的铬铁、铜、铅、锌、钨、钼、锰、金、银等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萤石、石灰石、石油、石墨、石棉、石膏、水晶石、硫磺等非金属的蕴藏量也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各地矿产:甘肃省矿产资源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与蒙古接壤。全省面积三十九万多平方千米。人口2338万,有汉、回、藏、蒙古、哈萨克、满、等民族。省会兰州。本省地处蒙、新、青藏、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长约一千二百千米的河西走廊、自古丝绸之路通过这里。甘肃各地气温、降水差异大,无霜期4-7个月,年降水量四十到八百毫米不等,河西走廊降水稀2度13分-108度32度,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之间。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7. 94万人,其中少数 227.8万人。与陕西、西川、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海拔1000--3000米之间,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大致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等地形区域。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55%。主要河流有20多条,分属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
全省设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五个省辖市;酒泉、张掖、武威、定西、平凉、庆阳、陇南七个地区;甘、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86年县(市、区)。省会兰州位于中国地理中心,是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
已发现矿种158种,已发现矿产地3500余处,已有E级以上储量矿产地1500余处,已有大中型矿床180余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矿种数51种,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矿种数32种,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矿种数11种(镍、钴、铂、钯、铱、铑、锇、钌、硒、铸型粘土、饰面用蛇纹岩)。
有色金属矿产是优势矿产,其种类较多,探明和保有储量、产量等在全国都占有极为重要地位。贵金属、黑色金属、稀有稀散金属、非金属等矿产也有较大潜力。
镍钴矿:拥有储量占世界第三位的金川超大型铜镍矿床,伴生钴、铂族、硒、碲等十几种有益矿产,金川是全国最主要的镍钴原料供应基地。在敦煌-金川一带及北山地区有众多的超基性岩体,目前已发现一些重要找矿线索,显示该区有找铜镍矿及其伴生矿产的潜力。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陇南西成铅锌矿田和白银铜多金属矿田。全省有大型矿床7处、中型6处,保有储量居全国位数:铅矿第六位,锌矿第三位。大中型矿床中有7个已开发。在西成铅锌矿田和白银小铁山铅锌矿区其远景储量尚可增加已探明储量的60-100%,祁连山和北山等地区的铅锌矿仍有相当的资源潜力。
铜矿:已有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5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四位。预测储量可使目前的探明储量翻一番,预测远景区除已知铜矿深部及近外围外,还有肃南地区、文县?康县地区及北山地区。
钨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七,主要分布在肃北县塔儿沟、红尖兵山(以黑钨矿为主)和肃南县小柳沟(以白钨矿为主)。其中塔儿沟钨矿储量为我国西北,乃至北方最大的钨矿。祁连山和北山地区还有找矿潜力。
锑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主要分布于陇南地区西和县崖湾大型锑矿床,小规模开采。在西秦岭和祁连山地区锑矿资源还很有潜力。
金矿:现有大型金矿5处、中型金矿12处。主要分布于西秦岭、北山、祁连山地区。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金矿勘查和开发近十几年发展较快,目前全省黄金年产量已占全国第六位。金矿资源潜力仍然十分可观。
银矿:由于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目前发现和探明储量的基本是伴生银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第八。全省银的异常和找矿线索很多,找矿潜力极为巨大。
黑色金属中铬、钒等矿产在祁连山、北山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非金属中红柱石、重晶石等矿产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开发潜力。 甘肃省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勘查开发前景广阔。
各地矿产:广东省矿产资源介绍
广东省简称粤,南濒南海,北靠南岭,与湖南、江西省相邻,西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连福建省,气候温和,山河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全省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人,是中国大陆最南的省份和人口较多较稠密的省份之一,主要民族有汉、壮、苗、瑶、回、满、畲等,也是我国华侨最多的省份。
广东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我国已发现的矿产162种、探明储量的148种中,广东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9种,产地1400多处。其中大型矿产约占10%,中型20%,小型70%;固体矿产探明储量规模达到大中型者有300多处。广东矿产储量占全国前五位的有34种,其中占第一位的有高岭土、泥炭、冶金用脉石英、水泥用粗面岩、锗、碲等;占第二位的有铅、铋、银、油页岩、玻璃用砂等;占第三位的有锡、铌、钽、硒、冰洲石、玉石等;占第四和第五位的有硫铁矿、压电水晶、陶瓷土、稀土、锌、汞等;富铁矿、钨矿、铀矿、砂钛矿和金矿在全国亦占重要位置。近年来广东的金、银等矿产勘查工作成绩显著,已探明有我国所发现的最大的独立银矿床,优质高岭土、硅灰石、澎润土、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以及海上石油、天然气等的勘查评价也获重大进展,极具开发前景。
各地矿产:海南省资源介绍
海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约有90种。全国标明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海南有67种,其中43种列入全国矿产储量。石碌铁矿储量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1%,平均品位51.5%,最高达68%,为全国第一。钛、锆、石英、蓝宝石、化肥灰岩储量居全国之首,天然气、油页岩储量居全国前列。
至1991年,在全国已探明了有工业储量的148种矿产中,海南已探明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57种(若按工业用途可分为65种);探明有各级储量规模的矿床126个(含大型地下水源地6处),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31个,小型矿床64个。
在国内占有重要位置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玻璃石英砂、天然气、钛铁砂、锆英石、蓝宝石、水晶、三水型铝土、油贡岩、化肥灰岩、沸石等10种。其中,以质优、品位高闻名国内外的石碌铁矿,储量约占全国富铁矿储量的70%,最高品位达68%居全国第一,也是亚洲最大的富铁矿场;钛矿储量占全国的70%;锆英石储量占全国60%。此外,黄金、水泥灰岩、花岗岩石材、矿泉水等亦具有重要开发价值。
各地矿产:云南省矿产资源介绍
云南简称滇或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70万年前云南就生活着“元谋人” 等原始人类,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悠久。云南的行政建置和区划经历了 一个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北与四川、西藏两省区相连,东和贵州、广西两省区接壤,南、西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为邻,介于北纬21°9'--29°15',东经97°31'--106°12'。面积约39.4万平方公里,人口3697.2610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1/3。辖7地区、8自治州、2地级市、9县级市、85县、29自治县。省会昆明市。
云南地质构造复杂,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均甚丰富。非金属矿以煤分布最广,其中古生代煤田以石炭二叠纪最为重要;中生代煤田主要产于三叠纪;新生代煤田产于第三纪地层中,以褐煤为主。磷矿形成于寒武系初期的梅树村组内。岩盐、钾盐、石膏等非金属矿则形成于中生代。金属矿以有色金属矿为主,种类多,储量大,尤以个旧锡矿、东川铜矿以及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的钛矿著名于世,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形在以燕山运动影响较大。铁矿有形成于早期变质岩中的,也要形成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浅海相沉积铁矿。
冶金工业以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为主,是中国有色金属重要生产基地。其中,个旧锡矿驰名世界,产量居全国第1位,享有“锡都”称誉;东川、易门、永胜为主要铜产地。东川铜矿所产的铜色泽如银,称“云铜”。兰坪铅锌矿储量大而集中,品位高而易开采,冶炼规模也较大,其次为会译等地。钢铁工业中,以钢、生铁、钢材产量增长最快。其中优质和小型型材基本自给有余。安宁附近的昆明钢铁厂已发展成为包括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部门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
各地矿产:四川省矿产资源介绍
四川在地理位置上,北靠甘肃和陕西,南连云南和贵州,西依西藏和青海,东接重庆,地处中国西南和西北两大区的结合部。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的中国第5大省区。全省人口8300多万,在全国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居第3位。四川是自然资源大省,是天赋的“聚宝盆”。其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4,可开发量1.1亿千瓦,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
矿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矿藏132种,仅攀西地区就蕴藏有全国13.3%的铁、93%的钛、69%的钒和83%的钴。有3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它们分别是:第1位:钛矿、钒矿、硫铁矿、熔炼水晶、光学萤石、白垩、玻璃用脉石英,共计7种;第2位:天然气、锂矿、芒硝、碘矿、盐矿、晶质石墨、石棉、云母、砖瓦用砂岩、霞石正长岩、石榴子石,共计11种;第3位:铂族金属、铁矿、铍矿、熔剂用灰岩、毒重石,共计5种;第4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镉矿、铸型用砂岩、蓝石棉、玻璃用白云岩、海泡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共计8种;第5位:磷矿1种。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45种矿产资源中,有天然气、铁、钛、钒、铂族、轻稀土、硫铁矿、磷、芒硝、岩盐、玻璃用石英、石棉、石墨、炼镁白云岩等14种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煤、铅、锌、银、饰面大理石、水泥原料等矿种,虽然探明储量较少,但开发强度大,产量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迄至1997年底,四川省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种155种的60%。
矿产资源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有利,矿产资源丰乱矿产种类比较齐全,已发现矿产132种,占全国总数的69.52%;已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0种,其中:黑色金属矿5种,有色金属矿12种;贵金属矿3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8种;能源矿5种、分散元素5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8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I6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28种,遍及全省大部分地区。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其中:钒嗽、锤、银、白垄、天然气等12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钒、钦居世界之冠);铁、镐掘、石棉、岩盐、溶剂石灰石、白云母等11种列全国第Z位;锌、饿、钾长石、硅藻土、铂族等5种居全国第3位。已有63种矿产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其中铁、钒、钦、锰、铅、锌、铜、煤、天然气硫铁矿等矿产开发均有一定工业规模,在西南或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四川矿产资源有以下特点:
一是分布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四川矿产集中分布在川西南(攀西)、川南、川西北三个区,并各具特色。川西南的黑色、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优势突出,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并组合配套好,是我国的冶金基地之一;川南地区以煤、硫、磷、岩盐、天然气为主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蕴藏量大,是我国化工工业基地之一;川西北地区稀贵金属(锤、铰、金、银)和能源矿产特色明显,是潜在的尖端技术产品的原料供应地。
二是以中、低位的贫矿为主,富矿少,多数矿床易采,选矿性好。除铅、锌、铺、银、岩盐、钙芒硝等品位稍高外,其他矿产多为中、贫矿,但部分矿产贫中有富,铁、铜、锰、金等也有富矿产地,多数贫矿经选矿后,能适合工业利用。
三是共生、伴生组分多,综合利用效益高。有不少矿产均非单一矿床,"一矿多用"的特点在全国亦属少见,综合利用后,经济效益"迭加",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攀西的钒钦磁铁矿为铁、钒、钦共生,川南的煤矿为煤、硫共生,川西北的键矿为锤、铰共生。钒钦磁铁矿还伴生有铜、钻、镍、铬、铣、锰、硒等,铅锌矿中伴生铺、金、银、铀、硫等,岩盐中常常含有碘、嗅、硼、钡等有用组分。四是资源组合与配套集中,便于合理开发利用。可组合多种配套类型,建设备具特色的工业产业。五是资源种类齐全,但多数矿种储量不足。目前除钒钦磁铁矿、岩盐、芒硝、铅锌、硫、铁矿、石棉、云母、金、磷、水泥灰岩等储量可满足开发需要外,多数矿产资源都存在资源数量不足,质量差、探明矿山不足的问题。
各地矿产:中国铁矿资源分布
中国铁矿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贫矿多,贫矿出储量占总储量的80%;二是多元素共生的复合矿石较多。此外矿体复杂;有些贫铁矿床上部为赤铁矿,下部为磁铁矿。
东北地区铁矿 东北的确铁矿主要是鞍山矿区,它是目前我国储量开采量最大的矿区,大型矿体主要分布 在辽宁省的鞍山(包括大弧山、樱桃园、东西鞍山、弓长岭等)、本溪(男芬、歪头山、通远堡等),部分矿床分布在吉林省通话附近。鞍山矿区是鞍钢、本钢的主要原料基地。
鞍山矿区矿石的主要特点:除极少富矿外,约占储量的98%为贫矿,含铁量20-40%,平均30%左右。必须经过选矿处理,精选后含铁量可达60%以上。
矿石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为主,部分为假象赤铁矿和半假象赤铁矿。其结构致密坚硬,脉石分布均匀而致密,选矿比较困难,矿石的还原性较差。
脉石矿物绝大部分是由石英石组成的,SiO2在40-50%。但本溪通远堡铁矿为自溶性矿石,其碱度(Ca+Mg/SiO2)在1以上。且含锰1.29-7.5%可代替锰矿使用。
矿石含S、P杂质很少,本溪男芬铁矿含P很低,是冶炼优质生铁的好原料。
华北地区铁矿 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宣化、迁安和邯郸、邢台地区的武安、矿山村等的地区以及内蒙和山西各地。是首钢、包钢、太钢和邯郸、宣化及阳泉等钢铁厂的原料基地。
迁滦矿区矿石为鞍山式贫磁铁矿,含酸性脉石,S、P杂质少,矿石的可选性好。
邯邢矿区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矿石含铁量在40%-55%之间,脉石中含有一定的碱性氧化物,部分矿石S高。
中南地区铁矿 中南地区铁矿以湖北大冶铁矿为主,其他如湖南的湘潭,河南省的安阳、舞阳,江西和广东省的海南岛等地都有相当规模的储量,这些矿区分别成为武钢、湘钢及本地区各大中型高炉的原料供应基地。
大冶矿区是我国开采最早的矿区之一,主要包括铁山、金山店、成潮、灵乡等矿山,储量比较丰富。矿石主要是铁铜共生矿,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其他还有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矿石含铁量40-50%,最高的达54-60%。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脉石中含SiO28%左右,有一定的溶剂性(CaO/SiO2为0.3左右),矿石含P低,(一般0.027%),含S高且波动很大(0.01-1.2%),并含有Cu(0.2-1.0%)和Co(0.013%-0.025%)等含有色金属。矿石的还原性较差,矿石经烧结、球团造块后入高炉冶炼。
华东地区铁矿 华东地区铁矿产区主要是自安徽省芜湖至江苏南京一带的凹山,南山、姑山、桃冲、梅山、凤凰山等矿山。此外还有山东的金岭镇等地也有相当丰富的铁矿资源储藏,是马鞍山钢铁公司及其他一些钢铁企业原料供应基地。
芜宁矿区铁矿石主要是赤铁矿,其次是磁铁矿,也有部分硫化矿如黄铜矿和黄铁矿。铁矿石品位较高,一部分富矿(含Fe50%-60%)可直接入炉冶炼,一部分贫矿要经选矿精选、烧结造块后供高炉使用。矿石的还原性较好。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磷灰石和金红石等,矿石中含S、P杂质较高(含P一般为0.5%,最高可达1.6%,梅山铁矿含S平均可达2%-3%),矿石有一定的溶剂性(如凹山及梅山的富矿中平均碱度可达0.7-0.9),部分矿石含V,Ti及Cu等有色金属。
其他地区铁矿 除上述各地区铁矿外,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各省,如四川、云南、贵州、甘肃、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丰富的不同类型的铁矿资源,分别为攀钢、重钢和昆钢等大中型钢铁厂高炉生产的原料基地。
各地矿产:新疆矿产资源
到1997年,新疆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68种,总潜在价值超过6万亿元。全区已探明的616个矿区中,规模属大型75个,中型169个,小型372个。在探明储量中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一些重要矿产质量较好,富矿比例较高,如煤、铬、蛭石、铁、铜、镍、膨润土、石灰石等,并拥有新疆软玉、钠硝石、皂石、水硝碱镁钒、蛋白石等一部分特色矿产。
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潜力很大。但地质勘查程度低,部分资源保护程度低。资源远景潜力大的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铜、镍、黄金、铬、铅锌、铍、锂、石棉等。
各地矿产:中国的大油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油田是玉门油田。该地区油苗显示记载已有1700多年历史。1921年地质学家谢家荣首次从事调查,并发表报告。1938年地质学家孙健初等再次详细调查、勘探。1939年8月正式钻获工业油流。至解放前夕的1948年,原油最高年产量达7.7万吨,并建成拥有先进技术设备的现代化综合石油企业,拥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200余人,技术工人1600余人。它不但是旧中国最大的油田,而且成为新中国石油事业培养人才的基地,支援一切大油田的基地。解放后油田本身又大力发展。1959年原油达最高年产量--140.6万吨。以后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到80年代,年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1998年原油产量40万吨,但加工原油达145万吨。
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建成的大油田是克拉玛依油田,该石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心在克拉玛依市。历史上早已记载过当地的“黑油山”。1951年中苏石油公司开始普查勘探。1955年获工业油气流。1956年投入试采,年产原油1.6万吨。至1960年达163.6万吨,占当年全国天然石油产量的39%。是大庆油田投入开发之前全国最大的油田。以后经全面开发,1985年原油产量达494.5万吨。1998年,以它为核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产原油871万吨,天然气4.7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建国以来中国最大油田是大庆油田,大庆油田位于松辽平原,地跨黑龙江、吉林二省,中心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安达市一带。1955年开始普查勘探。1959年钻探出工业油流。1960年投入大开发。1965年产原油834万吨,占全国的73.7%,实现中国石油产品全部自给。1985年产原油5528万吨,占全国44.6%。1960年-1986年累计产原油7.92亿吨,上缴利税623亿元,是同期国家向该油田投资的20.3倍,是全国上缴利税最多的一个企业。至今持续稳产。1996-1998年原油产量仍稳定在5570-5600万吨之间。
中国第二大油田是胜利油田,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入渤海湾的三角洲地带,中心在东营市。1955年开始普查勘探,1961年钻探出工业油流。1966年产原油134万吨。1978年产原油增至1946万吨。1998年原油产量达2731万吨,天然气产量达9-18亿立方米。中国第三大油田是辽河油田,位于辽宁省辽河入渤海辽东湾的三角洲,中心在盘锦市。1995年开始普查勘探。1985年已发现10多个小油田。1970年陆续投入开发。1985年产原油900.2万吨,天然气177亿立方米。天然气主要供应鞍山钢铁公司和辽河流域的化肥厂。1996-1998年原油产量稳定在1452-1504万吨之间。1998年天然气产量15.5亿吨。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油田是延长油田,位于陕西省延长县。1905年开始土法生产,至1948年累计产原油6155吨。1949年产原油820吨,汽油176吨,有力支持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北。解放后大力勘探开发和建设,1985年原油产量达15万吨。1998年已拥有10个钻采公司,年产原油175.22万吨。
我国年产原油百万吨以上的大、中型油田还有中原、华北、大港、河南、吉林、长庆、江汉等油田。年产数十万吨的中、小型油田有江苏、柴达木、冀东等油田。此外,还有四川、陕甘宁等天然气田。中国在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各地矿产:中国的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和繁衍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开发利用了大量非金属矿产,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火药技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经典壮丽具东方特色的宫殿、园林、桥梁建设等等,都是中国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悠久历史的见证。
中国是世界上已知非金属矿产品种比较齐全、资源比较丰富、质量比较优良的少数国家之一。迄今,我国已发现非金属矿物约11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近90种,非金属矿物产地8000余处。其中,有20个矿种60个非金属矿床的储量达到1987年国家储委会规定的超大型矿床的标准,形成了超大型非金属矿床,这使得我国相应的非金属矿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重要位置,不少矿种储量还跃居世界前三名。例如,石墨、菱镁矿、滑石、芒硝、石膏、膨润土、重晶石、莹石、磷矿、硅藻土矿等,它们的规模之大,世界罕见。
我国非金属矿物产地分布广泛。如莹石、耐火粘土、硫、重晶石、盐矿、云母、石膏、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高岭土、膨润土、花岗石和大理石等的矿物产地分布范围,覆盖面可至全国2/3以上的省(区、市)。其中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花岗石和大理石等大宗矿产的矿产地遍及全国各省(区、市)。与此同时,大多数矿产储量相对集中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如硫、石英砂、高岭土、石墨、滑石、莹石、重晶石等,为开发利用和国际贸易提供了方便的地理条件。在众多的非金属矿物中,只有磷矿相对集中在云、贵、川、鄂等省,形成南磷北运的不利布局;而钾盐、芒硝、盐矿、天然碱等盐类矿产则大量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地,地处青藏高原以北的边远高原,开发难度较大。
非金属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一些优势矿物的产品,如石墨、滑石、石棉、石材、莹石等,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大量出口。中国非金属矿的深加工制造业,也由单一产品发展到云母系列,石墨系列、硅藻土系列,高岭土系列、滑石系列等众多系列化产品。
在未来的15年,中国的非金属矿物材料在节能、电子工程、环境保护、密封、耐火保温、生物工程及填料、涂料方面,将会得到尽一步的发展。从低廉的矿物原料,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非金属矿物材料以及高精尖技术功能材料,将是今后中国非金属矿物工业的主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