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矿产:中国的煤炭资源
(1) 煤炭种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 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 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2)煤质特征
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 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 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 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3)资源分布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等四个时期。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 东北地区,占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4)对中国煤炭的评价
中国煤炭资源在储量、勘探程度、地理分布、煤种及煤质等方面有以下特点: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t,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 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在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在辽宁,炼焦煤大多在黑龙江;西南地区,钢铁工业在四川,而炼焦煤主要集中在贵州。
4)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
露天开采效率高,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但中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各地矿产:汕头市矿产资源概况
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著特征是中生代侵人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种类颇多,分布较广。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勘查开发前景甚好。锡、金、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及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矿潜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筑原料资源。
各地矿产:凌云县矿产资源概况
凌云地处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川滇“之”字型构造尾部北侧,南岭纬向构造带西部,地质构造发育,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有金、锑、水晶、铜、铅、锌、煤、黄铁矿、磷、芒硝、铝土矿、白云石、辉绿岩、硅石、灰岩、粘土、雄黄矿计19种,本县最高海拨为2062米,优势矿产为金、锑、水晶矿、硅石、白云石、石英斑岩(陶瓷粘土)、辉绿岩、灰岩和煤炭及铁矿,近几年来,矿产得到一定的开发的发展,和矿产相关的产业年生产总值在5000成万元以上。
1、微粒金矿
主要分部于凌云穹窿构造隆起的四周的中三叠统砂泥岩中;而凌云穹窿隆起的四周都被中三叠统地层所环绕,故在其边缘存在着金矿赋存的地层条件,从构造形态来看,凌云隆起区四周皆被环形断裂控制,这些断裂有的可成为矿液通道,有的直接可形成赋矿场所,此环形带构造复杂,断裂纵横交错,是成矿的有利条件。
自1985年发现逻楼金矿,相继发现明山金矿、猫老壳金矿、红卜楼金矿、现年产黄金100公斤左右,最高达120公斤,产值800多万元以上,现对明山含金原生矿进行选治试验,若取得成功,其前景将十分广阔,据地质工作队工作后推测,其矿区黄金储量近20吨,潜在价值近15个亿。
2、砂金
主要分布于下甲—泗城坡脸—东和一带的泥盆统地层的岩溶洼地之第四层残坡积层中。县金矿已在下甲上陇咪和下陇咪、岩洞等进行采矿,已生产黄金近100公斤。
3、水晶矿
主要产于陇救、陇凤—洞新弄劳,浩坤—弄福—坪山及坡脸等地,原生矿形成于方解石—古英脉中,矿石晶体大,质量好,是良好的压电及工艺品,1967—1975,651地质队对下甲陇凤矿区进行勘探,证实:原生矿、砂矿均属大型矿床。
4、锑矿
锑矿的形成与褶皱、断裂有着密切的关系,各种构造型式控制着矿带的展布,主干压扭性断裂控制着矿体的生成和空间分布,其两侧之次级构造中赋存着矿体。
锑矿主要分布于泗城、加尤、逻楼、沙里、下甲、伶站、玉洪等地、大小锑矿点,矿化点近百处。最好的为逻楼新洛老里洞矿区,最高年产量近900吨锑矿石。
5、铁矿
主要分布于县城—逻楼、滥村—磨贤—上伞等地,属次淋虑堆积型矿床,产于岩溶洼地之第四系残坡积层中,堆积面积10—50平方米,厚度0.5—10余米,含铁最高达56.95%,埋层浅,易开采。
6、石英斑岩(陶瓷土)
石英斑岩风化后形成理想的陶瓷粘土。分布于巴合兴隆坳、央八、仓洋等到地的石英斑岩出露区。含SIO273.85%、AL2O315—16%,Fe2O3、TiO2、CaD、MgO含量均达技术标准,为高级日用陶瓷和卫生陶瓷制品的原料,可引资开发和利用。
7、白云石
主要产于凌云穹窿之中石碳统及中泥盆统和下二迭统的灰岩中,呈层状产出,沿走向矿层厚度品的位变化稳定,MgO含量>18%,储量4.6亿吨,是冶炼金属镁的基本原料,现在每吨金属镁的市场售价在22000元左右,我县白云石矿达特大型规模,原圹每吨15元,潜在价值近7亿元。
8、硅石
主要产于三迭系切割较深的沟谷中,在玉洪、朝里、伶站、下甲均有可供开采矿体赋存,沿公路进行线路地质调查,储量可达30万吨以上,潜在价值1500万元,开采条件良好,是冶炼铁合金产品中的金属硅,硅铁的基础原料之一。矿体厚0.8—3米,最厚达50米,矿石质量好。含SIO298.20%,Fe0.52% P<0.02%.
9、辉绿岩
产于力洪乡那洪村上游,岩体出露面积为2.5平方公里,颜色艳丽,是加工饰面材的好材料,电、路、水都方便,可作火山岩石建材制品生产基地。
10、煤炭
分布于逻楼敏村—洞村之间及磨贤等地。
逻楼煤田面积50平方公里,分5个矿区,即新洛、歌磨、陇朗、弄胜、降仰矿段,含煤岩系主要为上二迭统,经地质队钻探普查,提交C2 级和D级储量共106万吨,发热量一般在2000—4500大卡,是生产水泥的燃料。(凌云县地质矿产管理局 电话:0776-7612002)
各地矿产:青岛市矿产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多为非金属矿,有石墨、膨润土、大理岩、花岗岩等30多种。石墨主要分布于平度市和莱西市,膨润土以莱西市的储量为多。大理岩,平度市的储量较大,品种亦多。花岗岩,崂山区的储量较大,质地优良。此外,全市尚有少数有开采价值的金属矿,其中平度市的金矿脉分布较广。地热资源主要有即墨市的温泉,有3个泉眼,泉水自然溢出,水温30~60°C,有的高达93°C,分布面积约10余公顷
各地矿产:广州市矿产资源概况(1991-2001年)
一、 广州市矿产资源现状
截止2001年年底,广州市已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88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探明有储量的29种。在探明有储量的矿产中,规模达中、大型以上的15种,矿区111处。主要矿产有地下热水、矿泉水、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耐火粘土、石英砂矿、芒硝、霞石正长岩、大理岩、铷等。地下热水主要分布在从化和增城两地,矿泉水主要分布在白云、天河和番禺区。
二、矿产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现状
从1991年至2001年的10年间,全市评价地下热水和矿泉水地58处。目前广州市大量开采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是建筑用花岗岩和建筑用砂,全市建筑用花岗岩从1991年初的1000多个减少到2001年300多个。地下热水和矿泉水是80年代后期开发利用的矿产。
三、地矿机构的变化情况
广州市的地矿机构成立于1986年底,叫广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在广州市矿业工业公司,人员没有编制。2000年底,广州市编委《关于明确广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机构编制等问题的批复》,广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改名为广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明确了该单位为事业单位,10名编制,归经委管理。2001年6月,广州市政府进行新的一轮机构,2001年9月广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并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各地矿产:菏泽市矿产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储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8个县地下有煤,地质储量281.4亿吨,其中巨野煤田面积96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7.8亿吨,多系炼焦和动力用肥煤、气肥煤。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明、菏泽,成武、单县、鄄城也有发现。石油地质储量50万吨,天然气储量5000万立方米。
各地矿产:聊城市矿产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 天然气:石膏、石灰石、饮用矿泉水和温泉水等。煤炭:有阳谷-茌平煤田,面积2297.6平方公里,预测储量(E+F级)217亿吨。该矿田-1000米以浅煤层分布范围广,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储量丰富,煤质优良,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被评为全国一般矿种重大突破项目之一。另有东昌府煤矿区,为典型的华北石炭--二迭系煤田。矿区可采煤层8层, 局部可采煤层3层。 按-1100米以浅煤层计算储量,C级3.44亿吨,D级9.42亿吨。 石油、天然气储集地段分布在莘县、高唐大部,东昌府、临清中部,茌平西部和冠县东部。其中,中原油田三部油区,生油岩体厚度约700~800米。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中原油田三厂设于此区,有生产油井330眼、天然气井2眼, 年产原油100万吨左右,伴生气1亿立方米。莘县凹陷生油区,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 生油岩体约4333亿立方米, 顶板埋深1118~1439米,生油岩体厚度1389~1771米以上。冠县凹陷生油区, 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 顶板埋深1688米, 生油岩体厚度2000米左右,体积2117亿立方米。1989年,胜利油田钻井队在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附近打出贾2号探井, 在此井-2400米处发现7米厚油气层, 在-2674~-2689米处发现15米厚的质地良好的油气层
各地矿产:烟台矿产资源概况
矿产资源已发现矿种70余种,矿产地773处,其中大型矿床16处,中型矿床41处,小型矿床72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37种,包括金、银、铜、铅、锌、钨、钼、镉、硒、碲、铼、铁、菱镁矿、滑石、萤石、磷、煤、油页岩、大理石等。其中金、菱镁矿、钼和滑石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位
各地矿产:矿产资源浅说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生产所需的80%左右的原材料、95%左右的能源、70%左右的农业生产资料以及30%以上的饮用水来自矿产资源。
目前,多数矿产资源都需要经过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才能获得。对探获的矿产资源,根据其有用组分的含量、规模以及其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和环境可行性,可分为当前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和不可利用的或潜在的矿产资源。特定形式的矿产资源在地质学中一般称为矿床,而研究矿床的专门学科在中国称为矿床学,在西方国家则称为经济地质学(economic geology)。
寻找尚未被发现的矿床是矿产勘查的主要目的。矿产勘查是一项科学研究性极强的调查、探索和资源评价工作。从科学角度说是一项对自然界矿产资源的科学探索活动;从经济角度说是一项经济活动,以资金投入,谋求发现经济效益更大的矿床。矿产勘查工作具有五大特点∶高风险-自然与社会风险,成功率仅1~10%;高投入-据统计,澳大利亚1955-1978年发现一个有经济价值的金属矿床,平均投入3500万美元;加拿大1951-1971年间发现一个矿床(除煤、铁外)平均投入3000万美元;高效益-据贝利计算,金属矿产勘查效益-增值率在,加拿大1951-1955年为160;1961-1965年为95;1966-1970年为55;高科技?越来越依赖于地质理论、找矿方法与技术;长周期-从发现矿到开发,一般需要10年左右时间。
矿产勘查可分三大阶段∶(1)经验找矿阶段(找矿人找矿阶段):经历漫长时期,以找地表矿为主。直到目前,经验找矿仍然发挥重要作用;(2)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找矿阶段:亦就是十九、二十世纪200年的历史;(3)高科技综合信息找矿阶段:21世纪将进入应用高科技进行综合信息找矿阶段。
虽说矿产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展望未来,人类仍然可以通过开拓新的矿产资源领域和寻找替代用品两个途径,解决社会生产不断增长的矿产资源需求问题。
1. 入地下海上天,开拓新的矿产资源领域∶地下深部找矿领域宽广,广大发展中国家找矿一般均在浅部,我国平均在400米以内。国际上找矿探矿已可达2000米以下。俄罗斯在科拉半岛的深钻孔(钻孔总深度12千米)中发现了铜、镍矿。海洋中蕴藏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以及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预计海洋中的石油资源量在7048亿吨以上,天然气资源量216万亿立方米。多金属结核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的深海平原及丘陵区,三大洋均有分布,总量估计达3万亿吨,仅在太平洋区就达1.5万亿吨,其中已经勘查具开采价值的资源量达700亿吨。
2. 合成新材料替代传统的矿产资源∶光导纤维替代金属导线,工程陶瓷替代金属刀具、汽车发动机等,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替代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建筑等方面的金属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等。
综合展望未来人类社会所需的矿产资源和相关科技发展水平与趋势,我们有理由对此抱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但同时又要面对现实,要有急迫感和危机感。以目前科技水平、矿产利用水平、已探明储量水平,大部分矿产在100年内将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绝大部分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人类仍然有必要增强节约、保护、积极开拓新的矿产资源以及更加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的意识和科技手段。
各地矿产: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河池地区
河池地区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具有矿种齐全,储量大,品位高,产区集中,共生、伴生有用矿多,价值高的特点。已探明的锡、锑、锌、铟、铜、铁、金、银、锰、砷、钒等43种,金属保有储量达846.15万吨,其中锡金属储量占的全国三分之一,铟金属量名列世界前茅,锑和铅锌储量居全国第二。全地区采矿能力已达1000万吨/年,选矿能力达750万吨/年,冶炼能力达13万吨/年。
目前,还有许多伴生贵重金属尚未开发利用,如铟、镓、钒、砷、钼、镉、铊、钴等,其保有储量达10万吨以上,开发潜力十分巨大,仅锢保有储量就达近500吨,价值140亿元以上。
各地矿产:山东省矿产资源概况
山东省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44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75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24种、非金属矿产42种、水气矿产2种;已发现但尚未探明储量的矿产69种,其中20种已开采利用。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483处,平均每万平方公里94处,为全国平均值的4.2倍。探明矿石总量约900亿吨。截止1996年底,全省探明矿产(不含地下水、矿泉水、地热)保有储量潜在总值45136亿元,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4.98%,居全国第七位,单位面积占有值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值居全国第11位。
山东省探明矿种比较齐全,探明矿产储量总量较大,储量丰富的一些重要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8种,列全国前5位的有36种,其中金矿、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石油、钴矿、菱镁矿、金刚石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晶质石墨、滑石、锂盐、碱用灰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在我省都有探明储量,其中煤、石油、铁矿、铝土矿、金矿、钾盐、石灰岩、矿盐等矿产居全问前10位。全省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为发展山东经济和矿业开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各地矿产:地热---能源中的新宠
国务院参事王秉忱近日在国务院参事座谈会上,关于开发利用我国地热资源的发言,引起了热烈反响。因为能源紧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在我国无处不在的地热,又无疑是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所以,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地热的开发利用不能不引起高层关注。
地质勘测证明,我国拥有藏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地热资源,可直接利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与之相对的,则是地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不足0.5%的比例。遗憾之余,我们也看到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
由于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已在深层地下热水、浅层地温和温泉的开发利用方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效益,北京市已经开发的地热井达300余口,全市的地热规划也正在进行修编。尽管许多地方都把目光投向了地热这种低成本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但问题也相当明显和集中??总体而言,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底,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比如,我国开发利用的温泉只占36%;有些地热供暖单位,热利用率仅为20%~30%。
地热开发是一项高投资、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事业。地热工业体系包括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地热钻井、地热设备制造、地热工程设计施工、地热供热、地热产业等,我国地热产业距离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还相距甚远。日前,国土资源部对明年如何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国家正从宏观上采取措施,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和规划,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相信这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将如初生的太阳,迅速照亮中国的能源市场。
各地矿产:中国的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它对人类的生存、进化和繁衍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开发利用了大量非金属矿产,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火药技术为世界文明作出了贡献。世界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经典壮丽具东方特色的宫殿、园林、桥梁建设等等,都是中国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悠久历史的见证。
中国是世界上已知非金属矿产品种比较齐全、资源比较丰富、质量比较优良的少数国家之一。迄今,我国已发现非金属矿物约11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近90种,非金属矿物产地8000余处。其中,有20个矿种60个非金属矿床的储量达到1987年国家储委会规定的超大型矿床的标准,形成了超大型非金属矿床,这使得我国相应的非金属矿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重要位置,不少矿种储量还跃居世界前三名。例如,石墨、菱镁矿、滑石、芒硝、石膏、膨润土、重晶石、莹石、磷矿、硅藻土矿等,它们的规模之大,世界罕见。
我国非金属矿物产地分布广泛。如莹石、耐火粘土、硫、重晶石、盐矿、云母、石膏、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高岭土、膨润土、花岗石和大理石等的矿物产地分布范围,覆盖面可至全国2/3以上的省(区、市)。其中水泥灰岩、玻璃硅质原料、花岗石和大理石等大宗矿产的矿产地遍及全国各省(区、市)。与此同时,大多数矿产储量相对集中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如硫、石英砂、高岭土、石墨、滑石、莹石、重晶石等,为开发利用和国际贸易提供了方便的地理条件。在众多的非金属矿物中,只有磷矿相对集中在云、贵、川、鄂等省,形成南磷北运的不利布局;而钾盐、芒硝、盐矿、天然碱等盐类矿产则大量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地,地处青藏高原以北的边远高原,开发难度较大。
非金属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一些优势矿物的产品,如石墨、滑石、石棉、石材、莹石等,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大量出口。中国非金属矿的深加工制造业,也由单一产品发展到云母系列,石墨系列、硅藻土系列,高岭土系列、滑石系列等众多系列化产品。
在未来的15年,中国的非金属矿物材料在节能、电子工程、环境保护、密封、耐火保温、生物工程及填料、涂料方面,将会得到尽一步的发展。从低廉的矿物原料,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非金属矿物材料以及高精尖技术功能材料,将是今后中国非金属矿物工业的主要课题
各地矿产:石棉
石棉属于硅酸盐类矿物,化学成份Mg6[Si4O10][OH]8,含有氧化镁、铝、钾、铁、硅等成分。多数为白色,也有灰、棕、绿色。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硬度2.5-3,比重2.2-2.7。具有耐火、耐碱性能,但溶于盐酸。富挠性。石棉可以分为角闪石石棉和蛇蚊石石棉两类。凡是可以分裂成纤维并具有一定耐火性和绝缘性的硅酸盐类矿物,都可以称作石棉。
石棉的外表看起来很像麻,表面带有丝绢一般的光泽。它可以用来搓绳、织布。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用石棉织布。中国古籍称之为“石绒”或“石麻”,用石棉织成的布称为“火浣布”,穿上这种布制的衣服真可以是“入火不焚”。
质纯、纤维长的石棉可以做防火、隔热的石棉布。把石棉放到烈火中要到700-800°C才开始呈现脆弱现象,1500°C才开始熔解。东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曾经得到过一件“宝衣”。一天,他穿上这件宝衣,在家中宴请许多朋友喝酒。席间,他假意失手,这件“宝衣“上洒了许多油迹,朋友们见了,都觉得很可惜。梁冀于是把这件宝衣脱下,放到烈火中去烧,说是要“以火浣衣”。朋友们看见,都以为他在开玩笑。谁知过了一会儿,当从烈火中取出“宝衣”给众人看时,不但没被火烧毁,反而油迹没有了,“宝衣”显得更加光彩夺目。梁冀的“宝衣”为什么不怕火烧呢?原来做这件衣服用的原料既不是棉花,也不是蚕丝、兽毛,而是一种石头,这种石头有像棉花一样的纤维,它就是能防火、隔热的石棉。
短绒状石棉具有防腐、抗酸、绝缘和耐压等特性,可以制作石棉水泥瓦、石棉水泥管、石棉纸、隔音材料、石棉板等,多用于建筑工业和国防尖端技术(飞机、坦克、潜艇、导弹和火箭等方面)。长绒状石棉多用于现代交通工具、化工和电器设备生产方面。
我国四川省石棉县、青海省芒崖所产的石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世界闻名的。
各地矿产:我国地热资源与开发
地球是热的,地球内部最热,而地壳的温度相对降低,地表则散热,这些热能叫“地热”或“大地热流”。在单位时间内,地表单位面积内散发出的热能可以测量,测量的结果表明,大地热流量分布是不均匀的,究其原因,和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有关。据此,科学家们把我国地热系统分做两大类五个亚型。
第一大类是构造隆起区热流类,指地壳隆升区和地质块体碰撞造山隆起带。包括3个类型,
①火山型,在隆起区边缘有火山活动,带来强地热流。
②非火山型,在碰撞体边缘产生的地热流。
③深循环型,地质块体之间断裂带形成的温泉热流体。
第二大类是构造沉陷区热传导类,主要指由于地壳下沉形成盆地,接受再沉积的地区。包括两个类型,
①断陷盆地型,盆地边有深断裂造成盆地,存在碳酸盐岩低温热传导体系,
②造山型,即下陷盆地,也存在着低温热流系统。
我国地热资源情况是怎样的呢?
在构造隆起区地热资源,以水热活动为特点,我国水热活动以温泉方式显示,有单泉、群泉等。泉集中成区或带分布。“温泉”是指地下涌出的泉水,温度高出当地年平均温度的称作“温泉”,另外还有沸泉、沸喷泉、间歇泉、喷气泉等。
水热活动和地质构造有关,构造隆起区由地质块体拼合而成,块体之间活动带是地热高值区,离开活动带则温度降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地都是高温水热区。高温水热区和新生代火山有关,如云南腾冲,台湾大屯、基隆龟山岛等。低温泉多数与碳酸盐岩有关,分布很广,华东、华北、东北、西北、中南都有,以喀斯特(溶洞)低温泉的形式出现。水热活动密集带,受地质构造控制,可以形成水热活动的密集区,如藏川滇区,台湾区、东南区、辽东区和沿海区等。
在构造沉陷区的隐伏型地热资源,往往在地表显示不强,通常以隐伏形式出现。大量的地质调查表明,大型沉陷盆地有利于水热资源形成和保存,因为盆地大,沉积物厚,有利于水循环、充分吸热和聚取。另外,由于盆地的低热背景值又决定了一些盆地只能赋存低温热水,在我国华东西北,以及华东中部的一些盆地就是如此。
热水储层的发育和沉积建造有关,沉积建造是指沉积岩成分和环境的综合,譬如淡水沉积岩,咸水湖沉积岩,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碳酸盐岩,它们赋存热水的发育程度不同。
隆起区热泉型资源在我国分布广,资源丰富,许多地区都已经开发,主要用于发电、农业养殖,医疗等,前景十分良好。沉陷区盆地水热资源,发展很不平衡,华东苏北、华北大型盆地水热资源前景好,储量大,但西北较差,咸热泉较多,如何利用是一个难题。四川盆地盐卤水可以用作化工源料。在地热开发中,盆地热水开发可引起地壳下沉,盐水开发可引起地表盐污染,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各地矿产:让煤矿"喷"煤气
煤炭是一种是燃烧时会严重污染环境的化石燃料,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使这种能源在使用时更干净些。
如今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煤炭能源技术将使传统的煤炭工业获得新生。如果该项技术获得商业化,将可使这种被认为是地球上最脏、污染最厉害、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化石燃料焕发青春,并重登能源宝座。
环保主义者还没有听说过这些计划。但是,一旦他们知道了这些计划,肯定会全力反对。因为这些计划表面上是用“干净”的技术从煤层中获取能源,实际上是提供一种能大大增加可获取的煤的方法。即使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被燃烧来满足我们的能源需要,也会产生大量碳化合物排入大气层,进一步加剧使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
这些计划是在无法用常规方法开采的深层煤层使煤燃烧,然后把燃烧产生的气体吸出来作为地面上的天然气涡轮机的燃料。这种地下燃烧技术可以把本来无法开采的数千亿吨〔也许数万亿吨〕煤的能量释放出来。从世界范围看,对这些计划的热情正在日益高涨。在英国,工程师们将在今年挑选一处很深的煤层进行试验,希望这一试验能振兴英国奄奄一息的煤炭工业。
地质学家早就知道,煤的储藏量远远高于石油和天然气。全世界尚未开采的煤层有几万亿吨。到目前为止,要利用这些储藏的煤中的大部分的前景似乎还很遥远,因为开采成本太高,而且又出现了更加便宜、更加干净的能源。
但是,地下煤气化技术有可能会改变所有这一切。澳大利亚政府研究机构CSIRO的资深专家克利夫-马利特说,它提供了开发“干净、廉价和环保能源”的前景。
地下煤气化技术是在地下煤缝点火,通过钻孔向里面泵入空气或氧气和水蒸气,使煤层燃烧几年。燃烧所产生的高温和压力使煤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可燃烧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和氢气--的混合物。这些混合气体可以在地层表面收集起来放进天然气涡轮机燃烧发电。
煤的气化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出现,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把煤放在高压容器里加热,使它变成像天然气那样的气体。如果在地下进行这种气化,工程师们认为成本可以降低一半。他们不需要挖掘煤矿或雇用煤矿工人来采煤,也不需要建造昂贵的设备来进行气化,地下岩层本身就是进行气化的容器。研究这一技术的澳大利亚工程师莱恩--沃克说,地下煤气化技术可以把煤成本低的特性和天然气利用率高的特性结合在一起。
他说,这项技术还有其它的好处。不污染环境,燃烧产生的灰和煤渣留在了地下。而且由于混合气体都得经过一根管子出来,所以像二氧化碳这样不需要的成分可以用很低的代价分离出来,并且也许还可以注回到地下燃烧后留下的洞穴中。尽管这种说法是令人怀疑的,因为从来没人实际做过。
目前这一方法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困难。使煤保持燃烧可能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如果不很好地控制地下的情况和在煤缝上钻的许多洞,地火就可能会窜出来。或者冒出地面的混合气体的数量和质量都可能会有很大差别。
关键是要尽量多产生甲烷并尽量少产生不需要的气体---诸如氮、硫和碳的氧化物。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工程师们认为,一旦天然气开采完了,紧跟着地下煤气化技术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如果这些计划实施的话,会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地下煤气化最直接的危险是,它可能会污染地下水资源。目前进行的试验性燃烧已经产生致癌物苯和酚,在美国落基山的一个试验场需要花500万美元清除这些致癌物质。即使这些有毒化学物质不扩散,它们也会毒化煤缝里面的水。
国际能源机构的官员说,全世界已知的“能收回”的煤的储藏量大约是1万亿吨。但是,采用地下气化技术很可能把“可收回”的煤的储藏量增加到大约6万亿吨。如果把它们全部燃烧完,将会使从化石燃料中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总量增加到目前的20倍,其结果对气候的影响将比科学家们预计的最糟糕的前景还要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能源工程师们仍在摸索,对解决这一问题充满了信心。
各地矿产:地热能综述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在有些地方,热能随自然涌出的热蒸汽和水而到达地面,自史前起它们就已被用于洗浴和蒸煮。通过钻井,这些热能可以从地下的储层引入水池。 房间、温室和发电站。这种热能的储量相当大。据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不过,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大。实际上,如果不是地球本身把地热能集中在某些地区(一般来说是那些与地壳构造板块的界面有关的地区),用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将地热能作为一种热源和发电能源来使用的。
严格地说,地热能不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而是一种像石油一样,可开采的能源,最终的可回采量将依赖于所采用的技术。将水(传热介质)重新注回到含水层中可以提高再生的性能,因为这使含水层不枯竭。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地热点可采用某种方式进行开发,让提取的热量等于自 然不断补充的热量。实事求是地讲,任何情况下,即使从技术上来说地热能不是可再生能源,但全球地热资源潜量十分巨大,因此问题不在于资源规模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适合的技术将这些资源经济开发出来。
地热能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热能。其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的总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如果热量提取的速度不超过补充的速度, 那么地热能便是可再生的。高压的过热水或蒸汽的用途最大,但它们主要存在于干热岩层中,可以通过钻井将它们引出。
地热能在世界很多地区应用相当广泛。老的技术现在依然富有生命力,新技术业已成熟,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在能源的开发和技术转让方面,未来的发展潜力相当大。地热能是天生就储存在地下的,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既可作为基本负荷能使用,也可根据需要提供使用。
地热能的利用自古时候起人们就已将低温地热资源用于浴池和空间供热, 近来还应用于温室、热力泵和某些热处理过程的供热。在商业应用方面,利用干燥的过热蒸汽和高温水发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利用中等温度(100℃)水通过双流体循环发电设备发电,在过去的10年中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该技术现在已经成熟。地热热泵技术后来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由于这些技术的进展,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较快的发展,也使许多国家的经济上可供利用的资源的潜力明显增加。从长远观点来看,研究从干燥的岩石中和从地热增压资源及岩浆资源中提取有用能的有效方法,可进一步增加地热能的应用潜力。 地热能的勘探和提取技术依赖于石油工业的经验,但为了适应地热资源的特殊性(例如资源的高温环境和高盐度)要求,这些经验和技术必须进行改进。地热资源的勘探和提取费用在总的能源费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成熟技术通过联合国有关部门 (联合国培训研究所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艰苦努力,已成功地推广到发展中国家。
各地矿产:香港特别行政区资源概况
香港地处珠江口东侧、南海之滨,距广州约140千米。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及附近岛屿。面积1092平方千米。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海空交通中心,自由贸易港,有亚洲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航空港。80年代后仅次于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主要远洋航线17条通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启德机场是东南亚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居世界航空货运之首。铁路有光久、京九2线联系港内外。名胜有太平山、海洋公园、宋城等。
各地矿产:浙江矿产资源概况
浙江省位于东海之滨,境内有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又称浙江,简称为浙。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位于东经118°-123°和北纬27°12′-31°31′之间。它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毗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现辖1地区、10地级市、25县级市、38县、1自治县。其中18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422万。省会杭州。
矿产资源
浙江矿产资源构成的特点是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短缺,非金属矿产比较丰富,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浙江已发现各类非金属矿产60余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30余种。明矾、砩石储量最大,质量较好,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吸凡石、叶蜡石、伊利石居全国第一位,萤磅第二位,硅藻土排名第三,较重要的矿产还有绍兴漓渚铁矿,青田、永嘉等县的钼矿、长兴、建德等地的煤矿以及石灰岩和多种稀有金属。沸石、硅灰石、珍珠岩、高岭土、花岗石、大理石、膨润土和水泥灰岩等在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现阶段开发价值较高的当摊"十块石头三把土",即萤石、明矾石、石灰岩、花岗石、大理石、叶腊石、硅灰石、沸石、珍珠岩、伊利石和硅藻土、膨润土、高岭土。特别是萤石、明矾石和石灰岩,能够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浙江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对全省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是可以开辟原材料工业的新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经济发展中原材料紧缺的矛盾;二是可以培育成为浙江出口创汇的优势产业;三是可以开发培育出一批高技术产业和产品。
各地矿产:安徽矿产资源概况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西北部,东经114度52分--119度39分与北纬29度23分--34度39分之间。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六省接壤。 兼跨长江、淮河。现辖6地区、19市、59县。有汉、回、畲等民族,人口共56l8万人。包括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别山地、皖中平原(包括巢湖平原,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皖南山地(黄山、九华山等)。名山有黄山(光明顶)l841米,九华山(十王峰)1342米。
矿产资源
安徽省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生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建国后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96种,矿产地2000多处,已探明工业储量的矿产有67种,矿区711处。其中以煤、铁、铜、硫铁矿、水泥用灰岩和明矾石的探明储量居多,除煤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7外,其余5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是安徽省的优势矿产。
能源矿产已发现7种,有煤、石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有煤、石煤、石油3种。其中煤炭尤为丰富,保有储量246亿吨,居全国第7位,华东第1位。
黑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铁、钒、钛、锰、铬等5种。除铬之外,其余4种均有探明工业储量。其中铁矿保有储量30亿吨,居全国第5位。
有色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锌、钼、钴、锑、铝、镍、锡,钦、镁等。其中的铜、铅、锌、钴、钨、钼、锑已有探明工业储量。铜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5位。
贵金属矿产已发现的矿产有金、银、铂族(铂、钯、锇、钉、铑、铱)等。已探明工业储量的只有金、银2种。金矿保有储量150吨(含伴生金),居全国第10位。
各地矿产:重庆矿产资源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的东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是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市因水而起,因商而兴。重庆古称“渝州”。公元1189年改名为重庆。明清时代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 物资集散地。1891年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1940年定为中华民国政府“陪都”。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初为中央直辖市,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97年3月14日经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第八届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为中央直辖市,从而成为中国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也是 中国中西部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设立直辖市后的新重庆,市域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 43个区(市)县。从上海沿长江溯流而上2500公里即到达重庆。
重庆于北京、上海、天津一样为中央直辖市。现辖40个区、市、县,面积8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600万,辖区总人口3000万。
优势资源突出,境内拥有丰富的天然气、铝土矿、盐矿等矿产资源,淡水和水能资源,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资源,还背靠中国资源最富集的大西南。
重庆未来将重点发展汽车、化工、冶金、旅游四大支柱产业。重庆汽车工业已在中国汽 车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发展前景可观。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综合化工生产基地,是重庆工业的优势之一。开发乌江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和铝土矿资源,发展电铝联产项目,依托亚洲最大铝材加工企业?-中国西南铝加工厂,发展铝材深加工产品,将能形成新的“铝谷”。依托重庆钢铁集团和重庆特殊钢集团发展优质钢材。
各地矿产:青海省矿产资源概况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里。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故称青海省,简称“青”。全省平均海拨在3000米以上,地理上按地区可划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大,以日月山为分界线,日月山以西是牧业区,共69万平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6%;日月山发东是农业区,共3万平方公里,占全面积的4%。
矿产资源
青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发现的矿产地超过1500处,共有矿种125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8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以下几种资源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
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的73.1%;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3种的68.6%。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按矿产类型分:燃料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42种,非金属矿产有56种,水气矿产有3种。
各地矿产:商丘市矿产资源概况
商丘市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底我市已发现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17种。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其中煤炭资源优势突出,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含煤面积为2056平方公里,全区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33.546亿吨,远景储量近100亿吨,(含天然焦59348万吨),约占全省探明储量的12.9%。另外,截止2004年底我市其他探明储量的矿种有石英斑岩(1048万吨)、大理石(25、87万吨)、磁铁矿(902万吨)、矿泉水等6种,已发现的矿产地(含矿点、矿床)共100余处。
我市现已实现规模开采矿种为煤。目前生产矿井5对,在建矿井2对。分别是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陈四楼矿、城郊矿、车集矿、新桥矿(在建),神火煤电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新庄矿、葛店矿、刘河矿(在建)。截至2004年底,两集团公司所属矿山现有从业人员共计15347人,年采煤炭1026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18327万元,利润总额138899万元。
各地矿产:中国矿产资源概况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3位。人均占有量较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截至1998年底中国已发现171种矿产,占世界发现矿种的绝大部分。探明有资源总量的矿种有155种。
其中: 能源矿产 8种
金属矿产 54种
非金属矿产 90种
水气矿产 3种
钨、锡、钼、锑、稀土、萤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石油、天然气、铀、铁、锰、铬、铜、铝土矿、金、银、硫、钾盐等矿产的资源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较低 。
根据预测,中国石油、富铁、富锰、铜、铬、钾等矿产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难以满足需求。中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如下: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煤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铁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铜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东。铅锌矿遍布全国;钨、锡、钼、锑、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金银矿分布在全国,台湾也有重要产地,磷矿以华南为主。
各地矿产:重庆矿产资源概况
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75种,初步探明的矿产40多种,探明矿藏产地353处,储量矿产潜在价值3882亿元。优势矿产有煤、天然气、锰、汞、铝、锶等。
西南铝业集团煤探明储量33亿吨,是我国南方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天然气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探明储量3700万吨,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分布在秀山、酉阳的汞矿是全国罕见的特大型矿床,已探明储量1.9万吨。此外还有岩盐、重晶石、莹石、石灰石、硅等非金属矿产。
各地矿产:内蒙古煤炭资源概况
全区共发现煤田318处,累计探明保有储量为2232.4亿吨,仅次于山西省,居全国第2位;远景储量在12250亿吨以上,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全区有煤产地(煤田或煤矿区)140多处。内蒙古的煤炭资源不但储量大,煤层厚,而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在全国开采的5大露天煤矿中,内蒙古境内有4个,即霍林河、伊敏河、元宝山、准格尔。内蒙古煤炭种类比较齐全,东胜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盟的无烟煤,以质优著称于世。炼焦煤比重小,仅占总储量的2.49%,主要集中在乌海、包头市。无烟煤比重小,储量也很集中,已探明储量5.53亿吨,占全区煤炭总储量的0.25%。探明储量在100亿吨以上的煤田主要有东胜煤田(探明储量927.7多亿吨)、准格尔煤田(探明储量259亿吨)、伊敏煤田(探明储量126亿吨)、霍林河煤田(探明储量131亿吨)、胜利煤田(探明储量158亿吨);储量大于50亿吨的煤田有白彦花、乌尼特、白音乌拉、扎赉诺尔、大雁、平庄、乌海、石拐、陈巴尔虎和呼和诺尔煤田。经初步测算,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潜在价值为11.2万亿元,居各种矿产资源之首。
各地矿产:云南煤炭资源概况
云南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有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炭,共探明煤炭储量270亿吨.
1997年保有储量为239.69亿吨,预测煤炭资源总量410亿吨,是中国南方少数不缺煤的省(区)之一。无烟煤是主要的动力燃料和民用燃料,保有储量86.45亿吨,分布于滇东的镇雄、富源。
烟煤是生产焦炭的主要原料,保有储量42.3亿吨,分布于曲靖、富源、宣威和禄丰。褐煤既是发电和民用的主要燃料,也是可贵的化工原料,保有储量135.5亿吨,主要分布于昭通、开远、宜良等地。
泥炭又名草煤,适宜作农肥、营养钵、土壤改良、建筑材料等,资源埋藏丰富,分布于腾冲、石屏、陆良、昆明等地,勘查工作和利用程度都较低。云南128个县(市),有118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分布,但主要分布在滇东地区,滇西地区极少。
经过勘察的煤炭产地150多处,其中大型以上煤矿32处,建有大小煤矿4445处。从总体讲,云南省利用煤炭资源程度还很低,发展潜力巨大
各地矿产:青海省铁矿资源概况
铁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铁矿石可冶炼成生铁、熟铁、铁合金、合金钢、炭素钢、特殊钢等,纯磁铁矿还可作合成氮的催化剂。
世界铁矿资源十分丰富,1993年世界铁矿证实储量为1500亿吨,储量基础为2300亿吨,主要分布在前苏联、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美国、印度和南非等国。中国是世界上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铁矿探明储量514.91亿吨,保有储量达475.59亿吨。
资源概况
至1995年底,青海省共发现铁矿产地433处,提交有储量的产地110处,上表矿产地22处,按矿床归并后有21个矿床,其中中型矿床6个,小型矿床15个。上表矿床探明矿石总储量22527.9万吨(C级储量3203.4万吨,D级储量19324.5万吨),占全国保有总储量的0.47%;潜在价值88.20亿元,居全国第25位。
青海铁矿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东昆仑山西段(野马泉地区)和东昆仑山东段(都兰地区),两区有中型矿床4个,小型矿床7个,探明矿石储量16900.3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75.42%;其次是北祁连地区,有中型矿床1个,小型矿床2个,探明矿石储量占全省的9.10%;再次为唐古拉-玉树地区和宗务隆山-青海南山地区;其他地区分布零星。
全省从北到南可划分为北祁连、中祁连、日月山-拉脊山、宗务隆山-青海南山、东昆仑山、治多-赵卡隆、沱沱河-玉树、通天河沿-囊谦及小唐古拉山9个铁矿成矿带。铁矿成矿时代以华力西期为主,次为蓟县纪、加里东期及印支-燕山期。矿床类型比较齐全,主要为接触交代-热液型、沉积变质型及海相火山岩型,次为沉积型、渗滤交代型及风化淋滤型等。
青海铁矿勘查工作,在解放前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解放后才真正开展,尤以50年代后期及1965~1980年两段时期为盛。在前一时期发现和评价了一批铁矿产地,但工作不太扎实。后一时期是铁矿勘查的新阶段,组织了都兰及青海东部地区铁矿会战,许多重要的矿产地都是在此时期被勘查的。从全省上表的21个矿床看,勘查程度达详勘者3个、初勘者1个、详查者11个、初查者6个,探明储量级别较低,D级储量占探明总储量的85.78%。总的看,铁矿的勘查程度较低。
省内铁矿虽探明了一定储量,但矿床规模较小,且矿石多为贫矿(占总储量的83.34%),加之受其他内外条件所限,多数暂难利用。据省地质矿产局区综大队1986年对铁矿总量预测,全省铁矿资源总量为13.6亿吨,可见青海铁矿资源前景一般。目前铁矿地质勘查工作已处于停止状态,预测到2010年铁矿储量不会有明显增长。青海钢铁工业所需原料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仍需从省外购进。从全省“九五”期间至2010年钢产量预测分析,铁矿资源不能保证省内经济建设需要,有待今后增大勘查投入,使储量有进一步突破,尤其要找到开发条件较好的富铁矿床。
由于铁矿床规模较小,加之贫矿居多,需经选矿才能利用,造成开发投资较大;更由于矿区远离钢铁生产基地,运输线过长,低值的铁矿石远远不能承受高昂的运费;此外,部分矿区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水电及物资供应困难,劳动力缺乏;这些都是铁矿开发利用的不利因素。因此,从全省范围看,铁矿开发利用的条件较差。但是,如果针对青海资源的上述特点,引进海绵铁等新的生产技术,就近生产海绵铁,使铁矿就地增值,则都兰地区的白石崖和海寺铁矿床、祁连地区的小东索铁矿床,甚至平安县的元石山铁镍矿等,都具有相对较好的开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