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接插元件制造业呈高速、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不但在产量上有很大增长,同时在质量和技术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而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为电接插元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我国是整机产品的生产大国,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汽车、手机、个人电脑、数字影碟机等的产量在世界上均名列前茅,对各种电接插元件需求呈现持续旺盛的态势。
资本运作推动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电接插元件制造业基础比较薄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才发展起来的。中国电接插元件制造业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形成时期、80年代的成长时期和90年代的发展时期,如今,我国已发展为电接插元件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特别是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努力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方针,迎接这个历史机遇与挑战。在电接插元件领域里从线束、电源线、彩电电源开关、频道开关、收录机的录放开关、滑动开关,再到轻触开关、遥控器、按钮开关、超小型轻触开关与小型电源开关,从为军工配套的电接插元件到为航天航空、神舟系列太空舱配套的电接插元件,充分说明了只要做下去,就一定能够做好。电接插元件产业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终于形成了目前的大部分均能够自行独立研制、开发、试制、生产、制造与创新的局面,为加快祖国的经济建设步伐、为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先后制造了总量超过几千亿件(套)安全可靠的电接插元件产品(包含各种开关、连接器、插头插座、管座、接线柱)。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一带聚集了众多国内外著名的电接插元件制造厂商,形成了相互竞争、不断扩容的态势。目前,这种格局鞭策着民族企业必须迎头追赶、奋力拼搏、积极向上。早先是飞乐股份收购上海无线电九厂及其控股的外资企业的股份;接下来先后有成都宏明、贵阳振华集团、航天电器、深圳得润、中航光电等与电接插元件制造相关连的公司,经过整合之后,以崭新的面貌上市,获得市场追捧,为筹集资金、谋求创新型发展做出了表率;而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被长虹股份控股,虽然冒着一定的风险,但目前已初获成功,证明这的确是值得一试的创举。相信类似的场景还会继续上演。其实外国同行对上市并购这样的资本运作早已司空见惯,这将对企业的重组及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期待装备制造迎头赶上
从发展速度和主要经济指标看,在机电工业的100多个行业中,电接插元件属于精密制造与特殊制造中的一个行当,是电子元件中的基础产品之一。现今,我国电接插元件的年生产能力在500亿件(套)到600亿件(套)之间,排名世界第三。然而,制造能力的提升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即我国还不是一个装备制造的强国。
我国电接插元件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进口机械制造设备总量却没有减少,始终占市场总容量的50%左右。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型自动线束开线压接机、高速冲床、检测专用设备、电镀线等仍需要引进加工;部分原材料如工程塑料依靠进口;电子、通信工程中所需的接插元件加工的精密注塑机,汽车、轨道、飞机工业领域中的连接器所需的大型注塑机都还依靠进口。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机械加工的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确实存在差距,特别是一些技术难度大的设备,如精密注塑机、大型造粒机组,国内不能生产,市场上又急需,因此必须依赖进口;但另一方面部分国产设备的性能、质量不比进口设备差,有的企业还是愿意花更多的钱从国外进口。要解决这个问题,机床机械行业除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开发、创新能力外,国家在管理上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机遇
总体来说,电接插元件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目前在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应增添一些高效、高精密的设备,努力提高产品开发、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世界上许多知名企业纷纷来中国建厂。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投资建厂的外国企业有美国的泰科电子、莫仕、德尔福、安费诺,日本的神明、欧姆龙、住友、杰世藤、第一电子、JAE,德国的ITT、罗森伯格等。国外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虽然对我国的发展和基地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国内的生产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现在国内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内的电接插元件企业来讲是难得的机遇。高速铁路、大飞机制造、海洋应用技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环保电力发展、航海物流拓展、航天事业等等无不为当今电接插元件提供了用武之地。例如对特殊环境应用的连接器与开关、通信用组合电源供给连接器、飞机专用连接器、高频小型连接器、300A大电流连接器、光纤光缆连接器组件、小型圆形连接器、小型高频高速连接器、工业以太网连接器、组合高低频与大电流混装信号与通信专用嵌入式组件等,以及微型开关、大电流组件开关等。
今后几年乃至十几年,将是我国电接插元件产业寻求质的飞跃的最佳时期。已经上市的公司正在行动,以期寻求社会力量来增强自身的创新力度。在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中,其他国内企业将有何新的规划与建树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