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的黄金地质储量中,约有1000t左右属于难处理金矿资源,约占探明储量的1/4。这类资源分布广泛,在各个产金省份中均有分布。其中,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广西、陕西等西部省份占有较大比重,辽宁、江西、广东、湖南等省区也有较大的储量。主要的资源矿区如:广西金牙金矿(30t)、贵州烂泥沟矿区(52t)、贵州紫木函矿区(26t)、贵州丫他矿区(16t),云南镇源冬瓜要矿区(10t),甘肃舟曲坪定矿区(15t),甘肃岷县鹿儿坝矿区(30t),辽宁凤城(38t),广东长坑矿区(25t),安徽马山矿区(14t)等。造成这些矿石难处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和矿物组成是最根本的原因,根据工艺矿物学的特点分析,国内难处理矿金矿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为高砷、碳、硫类型金矿石,在此类型中,含砷3%以上,含碳1%~2%,含硫5%~6%,用常规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率一般为20%~50%,且需消耗大量的Na2CN,采用浮选工艺富集时,虽能获得较高的金精矿品位,但精矿中含砷、碳、锑等有害元素含量高,而给下一步提金工艺带来影响。
第二种为金以微细粒和显微形态包裹于脉石矿物及有害杂质中的含矿石,在此类型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约为1%~2%,嵌布于脉石矿物晶体中的微细粒金占到20%~30%,采用常规氰化提金,或浮选法浮集,金回收率均很低。
第三种为金与砷、硫嵌布关系密切的金矿石,其特点是砷与硫为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砷含量为中等,此种类型矿石采用单一氰化提金工艺金浸出提标较低,若应用浮选法富集,金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回收率指标,但因含砷超标难以出售。
针对以上特征,解决国内的难处理金矿资源这一难题仍然需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氰化提金之前先进行预处理,将金矿中伴生的主体矿物氧化分解,使被包裹的金解离暴露出来,同时,也将一些干扰氰化浸金的有害组分除去;
第二、通过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或试剂,以抑制或消除有害组分对氰化浸金过程的干扰达到强化浸出的目的;
第三、寻找新的高效的或无毒的浸金溶剂,取代氰化物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上述三种技术措施,都应该作为我们今后难选冶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攻方向,但从国内外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难处理金矿石的预处理技术,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发应用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