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琳琅满目的金属世界中,人们十分珍视钨,因为它保持着“耐高温冠军”的称号长达百年之久。
使钢铁更坚强
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钨的,是瑞典化学家社勒。他在1781年用酸分解钨酸时,首先得到钨元素。经过人们的艰苦劳动,到1848年才制得纯净的金属钨。纯钨银装素裹,十分漂亮,每立方米重达19.1吨。它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加热情况下,也不和盐酸、硫酸起作用,甚至在王水中也不会被溶解。钨极耐高温,号称自然界最难溶的金属,熔点高达3410℃;硬度在金属中也名列前茅,只有加热到很高温度,才能进行压力加工。
钨的最大用途,是制造钨钢。用钨钢制造工具,要比普通钢工具强度高几倍、几十倍;用钨钢制造炮筒、枪筒,在连续射击时,即使筒身被弹丸磨擦得滚烫,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和机械强度。在金属切削机床上,用钨钢做车刀,温度高达1000℃仍能坚硬如故。把含钨3%到15%的钨铬钴合金钢喷镀或堆焊到普通钢零件的表面,就等于给零件上“刀枪不入”的坚硬“盔甲”,既能耐温抗压,又能抵抗腐蚀,减少磨损,使用寿命可延长几十倍。由于钨钢的超群特性和宽广用途,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钨,有90%都用来制造钨钢。
钨有少见的可塑性。一根1公斤重的钨棒,可以拔成长约400公里、直径只有1%毫米的细丝。这种细丝在3000℃高温环境中,仍具有一定强度,而且发光率高,使用寿命长,是制造各种灯泡灯丝的好材料。白炽灯、碘钨灯,乃至世界上最新颖的灯泡、灯管,都用钨丝制造。
火箭上逞威风
美国曾经使用一种新型固体燃料,使火箭燃气温度超过3000℃。在此情况下,最难熔化的钨质喷管也招架不住了。科学家为使钨保持“耐高温冠军”的称号,经过艰苦攻关,制造了一种新型钨合金—“自冷却渗银多孔钨合金”。火箭在空中高速飞行时,用这种新合金制造的高温高压喷管,会连续喷出熠熠烈焰。渗在喷管表面的银首先蒸发,蒸发的同时吸收热量。这样,就达到自动冷却和防止温升过高的目的,使遭受3000℃高温炙烤的喷管,仍然能够“面不改色”,威风凛凛!